課程于今年6月入學。爲配合課程,共和理工學院專門設立了“農業科技實驗室”,引進多種包括垂直平面栽培及水耕等目前業內實際使用的室內農業種植系統,打造親力親爲的實踐學習體驗。
共和理工學院推出本地首個理工學院農業技術專業文憑,培養行業人才,推動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共和理工應用科學系開辦這個名爲“城市農業科技專業文憑”(Urb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的部分時間課程,學生須用兩年半時間完成。工藝教育學院畢業生可將之作爲技能創前程在職培訓計劃的項目,修讀18個月之後,選擇結業或繼續多上一年課程,以獲得專業文憑。
符合條件成人也可報讀
符合條件的成人,若想轉行或精進農業科學技術,也可報讀此課程。
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昨早出席了在共和理工舉行的課程推介儀式並致辭。他指出,本地超過90%食品進口自國外,這使得新加坡不得不密切關注國際食品供應的動向。不過,科技解決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將栽種轉移至室內,再利用各種控制系統掌握生長環境,從而提高效率,産出可供更多人食用的優質食品。
“天時、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個關鍵詞,我們目前有了適當的地點和時機,將來便能通過努力,擁有所需的人才,爲國家甚至整個區域帶來福利。”
“農民農場”打算推薦一兩名行業新人上課
本地農場“農民”(Citizen Farm)負責人何家偉(30歲)指出,新加坡氣候與環境和世界其他國家不同,但目前還缺乏自身的農業知識網絡,對培養人才不利。
“年輕人對現代農業所知不多,造成他們許多在入行後不久便半途而廢。若有機會讓他們系統地學習本地農業知識,對人才培養將大有益處。”
何家偉透露,“農民農場”打算推薦一兩名行業新人上此課程,並且不排除爲他們支付學費的可能。
“原本有新人進農場,我們只能靠自己來教他們知識和技術,新課程解決了這一問題。”
課程計劃剛開始時招收25人,于今年6月入學。學院目前已開放招生,預計在3月底截止。有興趣的公衆可上共和理工官網了解詳情。
同時,爲配合課程,共和理工學院還專門設立占地154平方米的“農業科技實驗室”,引進多種包括垂直平面栽培及水耕等目前業內實際使用的室內農業種植系統,爲學生打造親力親爲的實踐學習體驗。
另外,實驗室還開放給來自各種文憑課程,不同學科的師生,共同實施與農業技術相關的項目研究。
生物科技學專業文憑二年級學生張藝甯(19歲)昨早也進入實驗室參觀。
她透露,打算在三年級時以食品安全爲主題制作畢業作品,但之前學校並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可供使用。
“如今有了這個農業科技實驗室,便方便許多。”她表示,若未來開設農業科技領域相關的高級文憑課程,會有興趣修讀。
“本地目前缺乏農業人才,但這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領域。如果我可以掌握專業技術,便有望成爲行業領軍人,擁有穩定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