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傳第五章完結篇
新加坡在變幻莫測的世界局勢中,常常成爲大國角力的外交擂台。
清朝末年,中國首個駐外領事館就設在“南洋第一埠頭”新加坡,然而其過程卻一波三折,清廷與英殖民地政府上演了連串風波。
1877年5月,英國政府在新加坡設立華民護衛司署,試圖把觸角伸向本地華人;五個月後,中國首個駐外領事館在新加坡正式成立。這絕不是偶然,而是中英雙方在新加坡展開政治角力的起點。
新加坡在變幻莫測的世界局勢中,常常成爲大國角力的外交擂台。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獨特的角色,其實早在19世紀,就已顯露端倪。
設華民護衛司署 抗衡大清朝廷
在一般的曆史敘述中,英政府設立華民護衛司署是爲了解決華人面對的社會問題。但有學者指出,設立華民護衛司署其實還有一層更深的考量,那就是和中國清朝政府抗衡。
清朝末年,財政逐漸枯竭的清廷將眼光投向海外。中國首個駐外領事館應運而生,地點就在新加坡的駁船碼頭和蒙鹹街交界處。
宗鄉總會學術組主任柯木林受訪時指出:“新加坡當時沒有獨立外交,要在這個英殖民地設領事館,意味著清廷必須直接和英殖民政府交涉,一段中英之間的外交風雲就此展開。”
新加坡彙集了清廷所需要的經濟和政治資本。新加坡開埠後迅速吸引大批華人前來,19世紀下半葉,華人已經占新加坡總人口的六成。本地華人人口達15萬人,私有企業有八成歸華人所有。
柯木林解釋:“新加坡在清朝的史冊裏面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南洋第一埠頭。早在設立領事館的10多年前,已經有清朝官員到訪新加坡,清朝高官和文人對新加坡並不陌生。”
由于華人當時是人口比率最高的族群,一旦清廷勢力滲透新加坡,英政府的地位也會動搖。因此中國要在新加坡設領事館一事,面對重重阻礙。
本地華人由誰管 中英雙方沖突不斷
1877年2月,清廷外交大臣郭嵩焘曾到英國,爲設立領事館和英政府談判。英國人刻意捷足先登,在5月設立華民護衛司署,等到同年10月才批准中國設立領事館的申請。華民護衛司署的對象同樣是住在新加坡的華人,負責管理本地華人事務。
劍橋大學東亞系在讀博士生高健康曾針對這一課題,研究19世紀的英國倫敦官方檔案。他指出,檔案中明確記錄,英政府在批准中國請求的同時,設了兩個嚴格的條件。
第一,中國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只是臨時的安排;第二,清廷不能從中國派遣官員出任領事,只能在新加坡尋找領事人選。這顯示英國人一開始就對中國存有戒心。
中國領事館成立後,中英之間的沖突越演越烈。新加坡華人應該由誰來管?中英雙方針對這個問題僵持不下,多次引起紛爭。最嚴重的一次沖突,發生于1893年。
1893年,中國海禁正式解除後,華僑回國合法化。中國的新條例發布後,駐新加坡的總領事館隨即在本地報章發布公告,宣布將爲本地華人發中國護照,收費介于1至4西班牙銀元。這項舉措引來英國的激烈反彈。
英政府發出長達三頁的公告,強烈譴責中國總領事“越過權限”。文中強調,總領事的職責僅限于充當中國的“商業代理人”,旅居本地的華人應遵守英政府制定的條約,總領事沒有權利在這裏執行清廷的新條例,幹涉本地事務。
但英政府的警告並未奏效,直至1890年代,中國總領事仍持續簽發護照。一直到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中英兩國的交鋒才告一段落。
經過一個多世紀,世界格局已經重新洗牌,但柯木林認爲,這段曆史能爲新加坡提供重要的借鑒。他說:“新加坡作爲一個島國,獨立以前就已經是強國競爭的對象。這段曆史提醒我們,海外華人這一塊,可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華人協助把新加坡建立起來,但也因爲華人人口多,我們在處理許多國際事務時,必須格外謹慎。”
講解者
柯木林
-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 學術組主任
- 曾任職新加坡政府部門、 法定機構及其附屬公司高級職員
- 《新加坡華人通史》主編
一板一眼的曆史書或許會讓人覺得枯燥,但對柯木林卻是纾壓自娛的良藥。
柯木林(70歲)從事曆史研究超過40年,主要研究早期華人移民史。1973年他與五名志趣相投的友人一起勘探新加坡古迹,並在《星洲日報》連載所見所聞,後來更將文章出版成《石叻古迹》一書。這是他最早的曆史著作之一。
1993年,柯木林被派往中國蘇州,在中國一待就是15年。然而,無論在何處生活,他從未放棄自己對曆史的鑽研。除了走訪各處曆史古迹,柯木林也經常受邀在各地舉辦曆史講座,分享早期華人移民的相關曆史。2009年他從中國回到本地,受邀擔任新加坡宗鄉總會學術組主任。
多年來醉心研究曆史的柯木林,自南洋大學畢業後並未繼續深造。他說,父親希望他當公務員,所以他沒想過把曆史研究當成專業。
他解釋,每個人工作中都不免會碰上不如意的事情。“要調節心情,有些人會選擇念佛經以平複心情。手中的108顆佛珠轉過一遍,煩心的事情也許就忘得差不多了。”
柯木林說:“我把曆史當修行,研究曆史就是我忘卻煩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