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職工總會副秘書長王志豪呼籲勞資政三方一同研究如何改革雇用模式,系統性融合全職與非全職工作,以及研究如何把優質托老服務大衆化,好讓年齡介于40歲至59歲、因看護責任無法工作的女性重返職場。
陳勁禾 報道
全國職工總會副秘書長王志豪說,要是熟齡女性看護者能更容易找到部分時間工作,或更容易把家人送到優質又便宜的托老中心,勞動人口每年可增加3萬3000多個本地人。
他呼籲勞資政三方一同研究如何改革雇傭模式,系統性融合全職與非全職工作,以及研究如何把優質托老服務大衆化,好讓年齡介于40歲至59歲、因看護責任無法工作的女性重返職場。
他昨天在職總大廈舉行的媒體說明會上說:“3萬3000人等于一整年的新生兒人數,這是可結構性注入經濟的勞動人口……這不是個小數目。”
調查:五分之一女性
因照顧家人無法工作
根據人力部去年的調查,有3萬3200名年齡介于40歲至59歲的女性說,她們不工作的主因是要照顧家人或親戚(照顧子女除外)。
這個年齡層沒有工作的女性共計16萬8300人。這意味著,五名女性中有一人因爲要照顧家人而沒有加入勞動隊伍。
王志豪說,政府津貼已讓人人付得起托兒費用,允許家庭主婦就業。同樣地,要讓女性看護者重返職場,就要提供托老服務。“我們應該如何提供足夠的托老服務,好讓這群人能工作?”
職總U家族前年針對529名因爲要照顧家人而離職的女性展開調查,發現超過六成要找部分時間工作,近四成要找全職工作。
盡管工會號召推行靈活工作制已經很多年,政府也推出獎勵,雇主的改變仍舊緩慢。
王志豪說:“當我們拿這樣的成果與中年婦女的願望對比……你會發現企業明顯不願意做或不知道怎麽做,不然早就見效了。”
根據人力部,年齡介于20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明年將達到220萬人的高峰,隨後不再增長。同時,引進外國人來工作又有其挑戰,因此挖掘能夠工作的本地人口變得越發重要。
除了幫忙舒緩人力緊縮的情況,王志豪說,讓女性看護者有重返職場的選擇允許她們賺取收入,爲退休儲蓄,不至于因爲照顧家人而忽略自己。
許麗珠(61歲,護士)兩年前因父親中風而得辭去工作照顧他,後來想重返職場卻花了一年找工作。
所幸,她後來在職總保健合作社找到工作,現在一個星期只做三天,有時間陪父親複診。
她說:“這讓我感到比較安心,至少我有一點收入了。我父親也在爲我擔心……當我告訴他我找到工作後,他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