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醫療社工林靜宜說起她接觸一名病患的經驗:“我告訴他,你的名字沒有被泄露,不用擔心。沒想到他反應很大,很生氣地說只要他的名字還在名單上,他就永遠都會擔心。這顯示,這群病患還是很怕不被社會接受。”
“你怎麽能這麽說?只要我的名字在名單上,我永遠都會擔心。”
這個HIV(也稱愛之病病毒)病患電話那頭生氣的回答,仿佛一盆冷水澆在了社工林靜宜(33歲)的頭上。她猛地發現,即使自己已經是專門幫助傳染病患的高級醫療社工,理應有更好的同理心,但還是有失言的時候,這也提醒她,HIV病患仍舊面對社會的審判,消除歧視仍然是艱巨的任務。
在國家傳染病中心工作七年的林靜宜昨天(2月20日)受訪時提起這個令她印象深刻的病患。社工查詢後,確定他是在2013年1月之後才被診斷患病,並不是這次機密泄露事件的直接受影響者。
林靜宜聯絡他,出于好意原本想要安慰他。
“我告訴他,你的名字沒有被泄露,不用擔心。沒想到他反應很大,很生氣地說只要他的名字還在名單上,他就永遠都會擔心。這顯示,這群病患還是很怕不被社會接受。”
衛生部上個月28日公布,有1萬6600名HIV病毒帶原者和有關聯者的個人資料遭34歲美籍男子布羅謝茲(Mikhy K Farrera Brochez)泄露上網,相信他是從醫生出身的前同性伴侶呂德祥(37歲)那裏獲取機密。呂德祥從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擔任衛生部國家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部主任,因工作需要擁有浏覽HIV資料庫權限。
這起事件引起嘩然,一些人質疑衛生部爲什麽在2016年就知道布羅謝茲手上握有HIV病患資料,卻沒有公開。衛生部長顔金勇上個星期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解釋,衛生部當時最關注受影響者的安危。
他說:“一個人的HIV身份是極度情緒化和個人的事,有些病患會因爲公開或公布而非常焦慮,有些得被迫向親友坦白。人際關系可能會被破壞,人生也可能易轍。”
衛生部召開記者會前的那個星期,林靜宜和她的同事就已經著手聯系受影響的病患。這五六個比較資深的社工,憑經驗找出兩三百個情緒可能會比較波動的病患親自聯絡。
她數了數,那段時間她不間斷工作了15天,常常加班到晚上10點,直到農曆新年才休息。
少數病患獲知消息後有自殺傾向
病患在全國傳染病中心求醫,這次資料被泄露的病患也是這樣。
不出社工所料,有一小部分人接到電話時很擔心,需要社工繼續跟進,林靜宜估計,大約有10人有自殺傾向,每兩三天她都要撥電話或傳短信問候對方。
“有的直接跟我說很想死,站在窗口想自殺,也有的覺得自己沒有未來了,擔心自己被家人趕出去。”
呼籲感到困擾病患去求助
遇到這樣的情況,林靜宜會開導他們,讓他們找到能把自己從邊緣拉回來的動力。社工還會聯系那些已經知道他們病情的親人,請這些親人密切留意病患的狀態。
“有些因爲擔心別人上網發現,決定向家人坦白,也有的怕工作不保、保險拒保。他們本來就活得很掙紮,現在更是不知道該不該把秘密說出來。我們不斷勸他們不要慌,他們可以選擇繼續不說。
“有一個病患覺得新加坡不安全,想要出國看病,最終我說服他,讓他下次繼續來這裏看醫生,因爲我們也擔心他們到底會不會出國治療。”
這次的事件提醒林靜宜,社會對于HIV還是存有偏見,他們需要繼續努力。
她也呼籲那些忙于生計的病患,如果覺得很困擾,可以隨時來向社工求助,社工的服務是免費的。
“我們需要建立更關懷彼此的社會,如果有家人或同事染上HIV,我們希望大家不要排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