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私宅價格開始下滑,政府兩年多來也首次調低非有地住宅的發展費。
從今天起,非有地住宅用地發展費(development charge)平均調低5.5%,扭轉之前連續五次上調的走勢。這也是自2009年3月發展費調低15.3%以來,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不過,商業、酒店與醫院這兩類用途土地的發展費卻調高。其中,酒店與醫院的發展費平均上調45.6%,創下曆來最高漲幅。有地住宅、工業、宗教場所與民事及社區機構組別的發展費維持不變。
國家發展部昨天宣布新一輪的發展費調整,全國118個區有94個區的非有地住宅用地發展費都調低,下調幅度介于4%至13%,其余24個地區維持不變。
房地産分析師認爲,這一輪調整顯示政府去年7月推出的房地産降溫措施取得成效,抑制了地價上揚。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沈振倫指出,發展費往往反映了房地産市場走勢,這一輪調整基本上反映了最近半年來私宅市場的低迷氛圍,以及辦公樓和酒店市場交易活動增加。
發展費是由發展商支付給政府,用來填補土地使用密度和價值提高後的價差。
國家發展部每年調整發展費兩次,一次在3月1日,一次在9月1日。當局是在征詢首席估價師的意見,以及參考現行市場後制定最新的發展費。
這個“價目表”廣爲房地産界人士留意,因爲它會影響發展商重建項目時的成本,甚至影響集體出售活動的成敗。
隨著去年7月政府出台降溫措施,過去半年多來,發展商土地需求明顯減退。
上月,集永成子公司以相當于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192元的價格標得甘榜爪哇地段,標價比去年同區的集體出售項目低了四分之一。
此外,去年下半年只有三宗集體出售交易成交,與上半年有31宗交易成交的火熱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傑地集團執行總監麥俊榮說,降溫措施出台後,發展商紛紛采取謹慎態度,標地熱度下降。這次發展費調低,有助發展商節省一些成本,可能促使發展商考慮填補土地庫存。
不過他強調:“這次發展費調低,並不會對集體出售市場帶來太大振興作用,甚至使市場回到之前的火熱狀態,畢竟發展商對土地的饑渴程度已不如2017年和2018年初了。”
分析:發展費創新高與酒店地段競標價大漲有關
酒店與醫院的發展費漲幅創新高,高緯環球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認爲,這同近期酒店地段競標價大漲有關。
例如,上月牛車水客納街(Club Street)的酒店地段吸引八方競標,最高競標價相當于容積率每平方英尺2148.5元,遠超市場預期。
她說:“根據高緯環球數據,去年本地酒店房地産交易總額爲13億6000萬元,創四年新高,部分原因是投資者因降溫措施影響,開始把注意力從私宅轉向酒店房地産。”
因此,她認爲酒店用地的發展費大幅調高,能抑制酒店土地價格飙漲,讓它進入更合理的價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