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險創投活動去年共達成353個交易,總額達到105億美元(143億新元),交易量比2012年的160個交易高出一倍以上,總額更比當年的8億美元高出超過12倍。
本地至今有超過100家孵化公司、加速創業公司和創投建設公司(venture builder),以及超過150家風險投資公司,使得新加坡成爲生機勃勃的起步公司基地。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指出,隨著我國致力于發展爲環球與亞洲的科技、創新與企業的樞紐,企發局將同環球與本地夥伴加大力度,強化本地的起步公司生態。
企發局副局長(創新與企業)周廣源說:“爲了讓起步公司更快擴大規模,我們將加深同本地與全球夥伴的連系。把起步公司同本地和海外夥伴連接起來的專屬平台,可爲起步公司帶來寶貴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到融資等衆多資源,爲他們同領先企業共同創新打開門路。”
他表示,企發局接下來將探討推展同培養人才和晚期融資有關的計劃,以建立生機昂然的起步公司生態系統。
企發局在起新—先鋒(Startup SG Founder)計劃下,將委任17個新的受認可指導夥伴(Accredited Mentor Partners,簡稱AMP),爲更多首次創業者提供輔導和創業資金,把AMP增至45個。這預料能夠在來年培養出近200家起步公司。
去年,共有114家起步公司接受28個AMP的指導,並在發展業務方面獲得共340萬元的津貼。
爲鼓勵推動起步公司參與開放式創新,企發局今年會再發出24項“英雄帖”,廣邀起步公司針對業界所面對的挑戰提出解決建議。
企發局也將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一起同市場內夥伴合作,把全球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當中的城市增至九個。去年,該聯盟迎來五個新城市,今年將增加多四個。
談到我國的起步公司情況,周廣源在記者會上指出,起步公司增長平穩,從2003年的2萬2000家,增至2017年的4萬家。
當中的科技起步公司,也從2003年的2800家,增至2017年的4000家,聘請2萬2000名員工。這些科技起步公司包括獨角獸,分別爲從國外進駐本地的電商平台Lazada和私召車業者Grab,以及在本地起家的遊戲電商平台SEA(前稱Garena)和電玩産品公司雷蛇(Razer)。
另一方面,由企發局舉辦的第三屆創投提案競賽SLINGSHOT也正式拉開帷幕。今年的競賽加以改良,添加新元素,包括制定交易、展示強中手和連系交流活動。
其中,以制定交易來說,除了尖端科技,SLINGSHOT的100強起步公司也會按照投資者和企業對它們的投資與共創興趣而選拔出來。
新加坡創新機構上周五宣布,在起新—投資(Startup SG Equity)計劃下委任多五個聯合投資者。它們將同該機構一起物色人工智能和醫藥科技等領域的初期精深科技起步公司,並且共同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