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商業模式,資源運用是經曆“制造—使用—丟棄”的過程,這難免會造成廢物堆積問題。多年來,包括新加坡在內,多國政府和組織提倡采用循環經濟替代模式。預計2030年,循環經濟料可爲全球帶來4.5萬億美元的商機,新加坡占的份額約270億美元。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概念在本地逐漸興起,除了傳統觀念中的環境服務,從事服裝和海事等領域的企業,也以不同的商業模式參與其中。
到了2030年,循環經濟料可爲全球帶來價值4.5萬億美元(約6.12萬億新元)的商機,新加坡占的份額約270億美元。
按照傳統的商業模式,資源運用的是經曆“制造—使用—丟棄”過程,難免會造成廢物堆積問題。不過,包括新加坡在內,多國政府和組織多年來提倡采用循環經濟這替代模式。
循環經濟五種商業模式
或許在大衆印象中,循環經濟提倡的是環保和再循環,一般與從事廢物處理等環境服務的企業有關。不過,循環經濟其實涵蓋整個産品生命周期、各行各業都包括在內,並可分類爲五種商業模式。
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亞細安執行董事肯尼迪(Alison Kennedy)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人們能從供需方面著手了解何謂循環經濟。
在供應方面,資源回收,以及采用再生能源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是人們最熟悉的商業模式。
在需求方面有三個模式,即共享經濟、産品壽命擴展,以及産品即服務(product as a service)。
她說:“新加坡企業須要了解,循環經濟不單是通過減少廢料和再循環削減成本。這是能夠重新探討可向客戶提供的服務,並且以具競爭力開創新收入來源。”
在本地,提供租用服裝服務的Style Theory便是推動循環經濟的實例。創辦人林瑞琴告訴早報:“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所有被制造的商品可完全被使用,而不是現在買後丟棄的現狀。”
公司采用共享商業模式,用戶每個月支付固定費用來租用服裝,公司最近也提供名牌包租用服務。
林瑞琴透露,公司于2016年成立,前年底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用戶數量每年翻倍增長,如今兩個市場有超過10萬名用戶。
循環經濟的其他模式在本地同樣大有市場。2011年起在本地經營業務的Laser Cladding Singapore,通過電度激光技術,爲海事與石油化學領域的機械器材延續産品壽命。
公司經理劉冠文受訪時說,有時候在修補過程中,若要以新零件取代得等上長時間。不過,通過再制造(remanufacturing)技術可省時又省錢。
公司也是先進再制造與科技中心(ARTC)的成員,並與中心一同探討如何擴大這方面的應用。
至于供應方面的商業模式,本地大型發展商和起步公司也看准這個市場。
城市發展(CDL)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晏潔慧告訴早報,集團將循環經濟融入2030年的可持續總藍圖的目標。“集團在項目設計、建築和資産營運方面都采用減少廢物和有效運用資源的措施。”
比方說,集團承諾采用可持續性的建築材料,也推行再循環計劃。她指出,集團也投資采用創新科技,例如去年在Le Grove服務公寓測試廚余處理系統。
起步公司UglyGood同樣化廚余爲商機。創辦人李津國說,他和夥伴潘俊良于2017年設立公司,爲的正是解決浪費食物的問題。比方說,他們在實驗室裏,從丟棄的橙皮中提取精油,並轉售給其他用戶。他們處理好的動物飼料則會供應給本地野生動物機構。
李津國說,他們和本地橙汁販賣機運營商等七家公司合作索取這些材料,並經處理後供應給客戶。
在本地的跨國企業也參與推動循環經濟。戴爾易安信(Dell EMC)新加坡銷售總經理吳福來指出,公司在全球展開回收産品的活動。它在本地和電子垃圾再循環公司合作,從客戶手中回收自家産品,之後轉賣與再循環。
涵蓋供需兩面商業模式
飛利浦(Philips)則爲旗下燈光業務轉型。與其讓客戶購買電燈等産品並之後丟棄,它在荷蘭爲企業客戶推出“燈光作爲服務”配套,讓客戶即用即付,並在無需産品時歸還,涵蓋供需兩面的商業模式。
我國可成爲亞細安循環經濟融資樞紐
受訪學者和專家認爲,新加坡在循環經濟潛力十足,今後有望成爲本區域融資樞紐。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研究)維斯瓦納丹(S Viswanathan)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如果以4.5萬億美元的全球商機,以及4%的經濟複合年均增長率加以計算,新加坡在循環經濟的規模至少達270億美元。
他說,目前世界各地的循環經濟普及率還不高。“就算在再制造處于領先地位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這方面僅占總收入的小部分。”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運營管理學教授巴塔查裏亞(Shantanu Bhattacharya)指出,循環經濟率先在歐洲等市場興起,如今逐漸傳入亞洲區域,過去五年來有更多企業參與其中。
不過,共享腳踏車模式敲醒一記警鍾。他說:“業者紛紛要打造網絡,最終腳踏車數量暴增。因此業者在提倡概念也須確保經濟原理。”
埃森哲亞細安執行董事肯尼迪建議,本地企業應該放眼亞細安和亞洲市場。新加坡面積雖小,但逐漸成爲循環經濟的融資樞紐和實驗專區,主要行業包括消費者産品、包裝、電子業和餐營業。她說:“這兩者能有相輔相成作用,並可帶動這區域采用循環經濟概念、加快科技發展的速度,並且加大這對區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