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唯有邏輯真實,剩下皆爲虛妄!
人每天所接收的信息大多是無效的,只能混亂視聽和思想。
因爲這些信息毫無邏輯可言,只是在順應你的心理喜好,滿足你感性的發泄。
在尤其是雞湯類文章!因爲很多作者就沒什麽邏輯能力。
比如教你人生如何能成功?給出結論是多折騰、要堅持。
這種毫無邏輯的答案就像在說:人活著一定要多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
雞湯少喝養胃,多喝使人虛胖。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冰冷的邏輯在背後推動,只有讀懂邏輯,才叫真的智慧。
言歸正傳,40歲之前哪兩種思維決定人能否走的更遠?爲何是40歲?
40歲的界限
40歲是個模糊的年齡界限,具體要看人的生理與心靈發展,但大部分心理是決定于生理,比如人的性欲、情緒的波動性。普遍來說40歲是“不惑之年”,前半場是在攢東西,後半場是在消費。
很多人30幾歲甚至20幾歲就感到人生迷茫,前方黑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不需要勞心費神的折磨自己。比如20幾歲區間段,很多生理的欲望都無法控制,自我是個碎片的、被環境的水波不斷推來推去的,思想上不確定再正常不過了。
那麽如何在前半場積累更多東西?
絕不是什麽要多折騰、多體驗、堅持、勤奮、謙虛….等等描述性詞彙,這些詞彙毫無邏輯,除了意會一下之外,幫不上忙的。
而真正需要的是讀懂背後推動發展的冰冷邏輯——思想力!
思想不是個動詞,這是個名詞,是一個“立體的”邏輯:空間性和時間性。
決定一個人能否走的更遠,就看一個人思想的空間性和時間性。
思想的“思”——空間性格局;
多數談論格局的文章都是誤導,和雞湯文一樣,毫無邏輯,比如:
成功的都有什麽什麽大格局;——其實談的往往是性格;
格局是個邏輯名詞,解釋就是:大腦裏的格子。
人類接收的任何外界的邏輯信息,都需要歸類放進“格子”裏。
多數人的大腦裏是沒有“格子”的。
尤其是在現如今互聯網時代,很多孩子很小年紀就通過網絡見過很多事物,大腦讀取了許多碎片化信息,結果就是孩子們看起來聰明(懂得多),但其實腦子混沌一團,全都是碎片化信息,根本就沒有“格子”進行歸類整合,導致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成年人也是如此,反映在給其一條信息,他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歸爲哪類,這條信息的屬性是什麽。
這源于從小的教育一直是強行灌輸、死記硬背,而不知道爲什麽要學習某種學科。一直到成年腦子都混沌。
人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先要問爲什麽,之後再去學習填充爲什麽;
而不是先填滿腦子一大堆信息,然後再問爲什麽,或者幹脆就沒想過爲什麽。這種思維永遠不會打造出良好的格局,沒有格局就沒有“格子”,就不能歸類,所以從小學到高中,幾乎80%的教育內容到了社會就全部忘記了。
所以打造格局的方法就一種:先問爲什麽!
當“爲什麽”多了,自然就會歸類。形成諸如:
人類情感、哲學方法論、經濟應用、自然科學等等格子。
只有將世界“解剖”並歸類,才能看懂世界,這是走得更遠的基礎。
思想的“想”——時間性眼界;
當大腦有了格子,萬物歸類,但這僅僅是基礎,下一步需要知識們“動”起來。
而絕大多數人,思考都是圍繞當下,停留在以個人爲原點的空間裏,也就是前後左右上下,這種眼界視線太狹窄,當事物延伸至遠方,消失在視線裏,人就不會思考了,就會迷茫。
所以人需要打造“前眼看因、後眼看果”的時間性思維。
比如我們在思考人生這件事情上,思維都是停留在當下,結果一定會産生兩種錯誤認知:
一是不自覺的認爲,人生在潛意識裏是“永恒”的;
二是不會“接受必然的結果”。
例如人的死亡是必然結果,但多數人甯願回避甚至不相信這個存在,以至于人生諸多煩惱和錯誤就此産生。
所以人需要在更宏大的時間長度裏思考問題,來判斷過程中的錯誤和正確。
很多看似正確的東西,在放大時間的長度後,往往都是錯誤的。
可能30歲之前一直抓著不放的目標,在50年的時間長度裏觀察,可能是個極大的錯誤。
打造眼界的方法也是只有一種:通過時間的長度尋找大概率可確定的結果。
當人接受“大概率發生的”結果,那麽自然對過程看得更通透。
比如我國人口老齡化是個大趨勢,城鎮化是個大趨勢,年輕人大城市集中化是個大趨勢,那麽無論是就業還是房地産,觀察思考起來就容易拆解。
人只有打造並擁有“立體”的思想——腦子中的“格子”+時間性視線,才能走得更遠,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