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Lipton)茶葉、Wall’s雪糕、安佳(Anchor)牛油……你可知道這些家喻戶曉的外國産品,都是通過一家中小企業進入本地市場?
已有近80年曆史的雜貨公司林聲發(Lim Siang Huat),是本地最大的食品分銷商之一。公司分銷的産品超過5000種,包括濱海灣金沙、聖淘沙名勝世界和職總平價超市在內的多家酒店、餐館和超市都是公司客戶。
盡管坐擁多個大品牌的獨家代理權,但這家老字號並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不斷創新求變。它既是本地最早使用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的中小企業之一,也在同行中率先推出網上商店,讓客戶通過手機下單。
林聲發執行董事林日秋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林聲發創辦以來,商業模式一直在發展變化。只有主動轉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開放市場立于不敗之地。”
林聲發由林日秋祖父創辦,起初是爲居住在樟宜一帶的英國軍隊和外派人員供應日常雜貨,後來逐漸供應給酒店、俱樂部和餐館。1992年起,公司也將市場擴大到海外,如今産品銷往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等區域國家,也擁有六個自家品牌。
身爲第三代傳人的林日秋,加入公司近30年來,目睹本地租金不斷上漲。爲了節省成本,餐館的儲藏空間越變越小。客戶原本一周只需補貨一次,現在每兩三天就要送貨,公司營運成本也水漲船高。如何通過提高生産力來降低成本,成爲管理層面對的挑戰。
三年前,林日秋參加標新局(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前身)舉辦的培訓課程,學到了“失敗要趁小,失敗要趁早”(Fail small, fail fast)。受此啓發,他將醞釀已久的電子商務網站構想付諸實際——但不是自己設網站,而是把商品放到第三方平台上銷售。
林日秋說,公司一直想開設網絡商店,讓客戶可以隨時隨地下單,但又擔心反響不佳。“與其砸一大筆錢,不如先用別人的平台試水,成功了再把它做大。”
去年底正式推出電商平台
電商服務上線兩年後反響良好,公司也從中收集許多反饋,了解哪些功能有待改進。這時,林聲發才著手建立自己的電商平台,並于去年底正式推出。
在企業對企業(B2B)供應鏈裏,許多交易仍然是通過電話、傳真和電郵等方式進行。電商平台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林日秋說,如今酒店和餐館人員更動頻繁,如果負責訂貨的廚師辭職不幹,老板可能都不知道怎麽補貨,要補多少。“有了網站,他就可以照著曆史紀錄下單。而且不管是深夜或是在路上,只要拿起手機就能下單,不必擔心錯過時間。”
越來越多客戶從電話和傳真轉向網絡,員工用于接聽電話和輸入訂單的時間隨之減少,也爲公司節省人力開銷。
如今,林聲發電商網站有3000多名顧客,每月收到1000多份訂單,不僅帶動老客戶改變下單方式,還爲公司吸引新客戶。
兩年前,一家大型連鎖加油站找上林聲發,讓他們負責集團旗下便利店的集中采購。這家加油站沒有自己的內部采購系統,林聲發員工就培訓便利店員工到公司網站下單,幫助上百名員工快速掌握新系統。
談起數碼轉型的挑戰,林日秋立即道出許多同行的口頭禅:“我沒有這麽多資源,沒有這麽多錢。”他對此並不認可:“中小企業的資源是不能跟大公司比,但我們比較靈活,可以借助各種網絡工具進行嘗試。關鍵是你願意去學嗎?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嗎?”
除了提升客戶體驗,公司也運用科技改進內部運作流程。以一年一度的倉庫盤點爲例,過去要全公司上下出動,整整兩天才能完成。第一天清點完所有貨物,第二天還要把數據輸入電腦,再逐一對賬。
三年前,公司開始采用掃描條形碼來盤點貨物,不僅減少人爲誤差,商品信息也會在掃描時直接錄入系統。原本兩天的工作,現在一天就可以完成。
此外,公司也打造網絡人力資源平台,讓員工自行上網請假和做評估。林日秋說,現在公司有130名員工,未來可能增至200人,系統也會隨之升級。“以後員工可以在手機上請假,主管也可以通過手機批准。”
他總結道:“數碼轉型說到底是人的思維轉變。我們的許多轉型點子都是由員工提出,要讓員工充分了解到轉型帶來的好處,他們不僅不會抗拒轉型,還會主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