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經濟師表示,美中貿易戰升級,加上電子與經濟周期進入成熟階段,是造成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萎縮的主要原因。若美中貿易關系繼續惡化,制造業展望將不樂觀。
我國5月份的制造業繼連續擴張32個月後,首次出現萎縮。這主要是因爲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産值、庫存和員工聘用水平的增長放緩。
受訪經濟師表示,美中貿易戰升級,加上電子與經濟周期進入成熟階段,是造成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萎縮的主要原因。若美中貿易關系繼續惡化,制造業展望將不樂觀。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日(6月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環比下滑0.4點至49.9。
5月份PMI萎縮延續了近期的跌勢。事實上,4月份PMI已跌至兩年多來的低點。
PMI是衡量制造業未來表現的指標,指數高于50顯示制造業處于擴張,低于50則是萎縮。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指出,進口和投入品價格的擴充速度加快,而完成品的則放緩。
此外,供應商送貨指數加速擴張,而積壓的訂單則連續八個月萎縮。
該學院表示,據市場的說法,制造商越來越擔心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貿易緊張關系的升溫。
電子領域連續七個月萎縮
電子領域PMI方面,也因爲新訂單、新出口和員工聘用水平走軟而進一步萎縮,環比跌0.1點至49.4,這是電子領域連續七個月萎縮。
該領域工廠産值和庫存的萎縮放緩,而供應商送貨則加快速度擴張。
電子完成品首次萎縮。至于進口和投入品價格指數則恢複擴張狀態。積累的電子訂單,已連續13個月萎縮。
大華銀行集團高級經濟師柳天成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美中貿易沖突的惡化是可能導致5月PMI走軟的原因,5月份PMI報告也強調本地制造商對此越來越感到擔心。
“在6月底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之後,如果美國對其余3000億美元(4110億新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額外關稅,制造業展望預料將進一步惡化。”
他認爲,其他可能對我國制造業産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包括中國經濟放緩時間冗長,以及正在趨向成熟的全球電子周期。中國經濟的放緩,也很可能因美國實施額外稅收而惡化。
聯昌國際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說,美中貿易沖突對商業情緒施加壓力,PMI的萎縮同這陣子先後發布的經濟數據一致。
盡管訂單流量放緩,但耐人尋味的是,供應商送貨的擴張速度卻加速,這意味著商家似乎在跟供應商說“別那麽緊張,訂單可以處理得慢一點”,反映了市場的謹慎情緒。
他指出,全球貿易緊張在上周升溫不利于第三季和下半年的訂單表現,“傳統上,下半年都是工廠的季節性繁忙期,但若貿易緊張關系繼續升級,未來幾個月的本區域PMI包括新加坡PMI,將不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