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環境局網站,截至本月19日,本地的骨痛熱症總病例爲1萬3079起。另外,從今年起至本月19日,環境局發現的骨痛熱症病例集中區共1267個,但1192個已脫離病例集中區名單。
骨痛熱症病例連續13周下降,從今年7月第二周的664起病例高峰,降至10月第三周的239起,減少超過一半,顯示我國已度過7月和8月的高傳播期。
根據國家環境局網站,截至本月19日,本地的骨痛熱症總病例爲1萬3079起。
從今年起至本月19日,環境局發現的骨痛熱症病例集中區共1267個,但1192個已脫離病例集中區名單。當局表示,社區夥伴的合作與居民的支持,使居住環境不再滋養伊蚊。
不過,當局提醒,第42周的239起病例,比第41周的229起多了10起,所以公衆不能掉以輕心,因爲過去的數據顯示,到了年底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的數量有可能增加,如不加理會,通過伊蚊傳播的病例可能持續增加。
截至今年9月,已有15人因骨痛熱症死亡,死者多數是年長者。
從2017年起,環境局已在全島安置約5萬個捕卵器(Gravitrap),偵查病例集中區,相關數據可從環境局網站查詢。當局每月更新數據,希望提高公衆對骨痛熱症的意識,進而積極采取滅蚊行動。
蔡厝港是目前最嚴重黑區
當局指出,骨痛熱症主要是通過埃及伊蚊傳播,這類伊蚊的數量高,因此推高了今年的骨痛熱症病例。
截至前天(21日),本地有10個病例以上的骨痛熱症黑區共有17個。目前病例最多的是蔡厝港區,自成爲病例集中區以來,共發現143起病例。其中,蔡厝港4道第417座有10起、3道第411座有八起、2道第276座和295座各有七起。
排在其後的是惹蘭友諾士、惹蘭伊斯邁(Jalan Ismail)和附近地區,共134起病例。
另外,環境局說,上個月被列爲茲卡病例集中區的亨士利道(Hemsley Ave),已在本月7日脫離病例集中區,但當局繼續密切觀察該區的情況。
實龍崗花園一帶的亨士利道因出現三起本地傳播的茲卡病例,成爲本地今年第一個茲卡病例集中區。
雖然亨士利道已脫離茲卡病例集中區,但環境局促請所有居民和利益相關者仍須保持警惕,做好防範措施,清除可能導致蚊蟲滋生的積水。
這是因爲周遭可能還有些無症狀(asymptomatic)或症狀輕微的病例或是未確診病例。如果周遭出現伊蚊,茲卡病毒還是可能進一步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