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王乙康不主張讓氣候變化成爲一個專門的科目,甚至需要考試。他認爲,在日常教學以外,學校采用的應用學習項目和“德育在于行動”項目,都有助學生培養好習慣,例如“減少使用制冷設備,減少浪費和節約用水”。
氣候變化日益受到全球關注,教育部長王乙康日前首次就我國氣候教育表明官方立場,認爲不應將氣候變化單獨列爲一個科目,而是將相關知識融入學生學習的科目和活動當中。
從事地理教育研究的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高級講師蕭韻琴博士受訪時認同教育部觀點,認爲氣候變化是跨學科的知識,須從課堂延伸至課外的全方位教育。
“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重要的是不要將氣候變化和氣候科學看成是由一個老師教授的一門界限明確的科目,而是在校的每一階段、每一學科都會遇到,並由不同老師講解。”
王乙康上星期在面簿貼文說,有兩位上月參加在芳林公園舉行氣候集會的教師向他寄去明信片,希望加強學校在氣候變化教育方面的力度,其中一人建議將氣候變化納入全國課程中。
王乙康回應指,環境教育已在小學至初級學院的課程中。“這正是我們如今有一代具有環保意識的年輕國人的原因之一。”
他不主張讓氣候變化成爲一個專門的科目,甚至需要考試。在日常教學以外,學校采用的應用學習項目和“德育在于行動”項目,都有助學生培養好習慣,例如“減少使用制冷設備,減少浪費和節約用水”。
以位于白沙的伊萊雅園小學爲例,學校科學部代主任李文康介紹,小三生會學習減少食物浪費,也和食堂攤販一同將廚余和果皮制成堆肥,用作植物肥料;小四生則會實地到海灘探究環境問題及解決方案;高年級學生也有類似活動。
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第二司)統籌司長張彩紅受詢時指出,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學校的課程和活動中,是希望“讓學生對問題有基本的科學認識,使他們能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就個人的行動做出明智的決定”。
她介紹,學生會在小學階段的科學課上對全球變暖和環境問題(如汙染和砍伐森林)有基本了解,並通過社會知識課學習負責任使用資源的重要性。
中學的科學課會進一步解釋碳循環和溫室氣體如何影響全球變暖。中學生也在地理課上探討氣候變化的影響。
到了初院階段,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課皆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生活方式如何影響氣候變化,以及采取緊急行動減低影響的重要性。學生也在理解與寫作課上就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展開討論。
蕭韻琴建議,教育部可針對學生在求學生涯中所須掌握的氣候相關內容,進行檢討與查漏補缺,如學生知道有關回收和廢物管理知識是否足夠,之後再有意識地把內容加進合適的課程中。
在本地私立學校教授“永續旅遊”課程的兼職講師孫美美則發現,要說服年長者采取氣候行動有相當難度,因此希望氣候變化教育也能觸及到這一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