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爭議的是馬西嶺坡第115座和第119座組屋。這兩座組屋于1995年竣工,均爲13層樓高,但只有5樓、9樓和12樓有電梯。鄰近組屋都已完成電梯翻新,唯獨這兩座組屋遲遲未動工。
針對新加坡民主黨批評政府遲遲沒有爲馬西嶺其中兩座組屋翻新電梯,該區議員王鼎昆解釋,這是礙于兩座組屋的格局和地勢,導致電梯翻新成本過高。在找尋合適的技術解決方案的同時,基層已與有關當局合作,協助有需要的居民搬遷。
此次掀起爭議的是馬西嶺坡第115座和第119座組屋。這兩座組屋于1995年竣工,均爲13層樓高,但只有5樓、9樓和12樓有電梯。
民主黨前天在面簿指責當局動作緩慢,鄰近組屋都已完成電梯翻新,唯獨這兩座組屋遲遲未動工,以致居民每天仍得上下樓梯,對體障人士、年長者和攜帶重物者尤其不便。
民主黨財政林文興因此在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截至昨晚6時已有約150個支持者。林文興曾在2015年全國大選代表民主黨出戰馬西嶺—油池集選區。
負責林景區事務的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王鼎昆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現有條例對翻新電梯的成本有所限制,而這兩座組屋電梯翻新的預計成本都超過頂限。
他以第115座組屋爲例說,該組屋建在山坡,且建築設計較獨特,爲電梯翻新工程增添難度,故整體成本較高。此外,該組屋以霸級單位居多,整體單位數量因此較少,所以分攤費用時,推高了每個單位的平均成本。
協助急需電梯居民申請新組屋
根據建屋發展局網站資料,第115座組屋有21個四房式單位、45個霸級單位,第119座則有24個四房式單位、48個霸級單位。
全國目前約有150座組屋不符合電梯翻新資格,其中七成是出于成本考量。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前年在國會答複議員詢問時透露,這類組屋如果翻新電梯,每個單位的平均成本甚至會超過10萬元。若要居民分攤超額成本,將爲他們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在現有條例下,翻新電梯的成本限于每個單位3萬元,當局會補貼其中90%。換言之,每戶家庭最多只須支付3000元。
王鼎昆指出,他自2011年擔任議員以來,已就電梯翻新課題給當局寫了不少信,除了向當局爭取加設電梯,也協助急需電梯的居民申請新組屋等。“我們詢問了這兩座組屋的每家每戶是否需要搬家,但有些居民堅持不搬,因爲霸級單位空間大且舒服。”
他也指出,議員們過去已數次在國會詢問政府可否檢討電梯翻新成本頂限。根據國會記錄,2015年大選至今有三道相關詢問,其中一道是工人黨議員方榮發所提出。
王鼎昆說:“我們那麽多年一直向當局反映,希望能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當局也在深入研究,相信翻新電梯只是遲早的問題。”
雖然短期內無法解決電梯問題,林景區基層采取了其他方式,盡量改善周遭環境,如通過鄰裏更新計劃,加設更多有蓋走廊和無障礙通道等。馬西嶺坡第115座組屋和第113座組屋之間也興建了小型公園,內設兒童遊樂場、年長者健身角落、社區花園和有蓋羽球場。
希望政府考慮居民日常生活便利度
受訪居民認爲,政府的成本效益分析雖合理,但也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將居民的日常生活納入考量。
住在第115座組屋13樓的亞蒂(Yatie Shafie,58歲,家庭主婦)就反映,女兒是空姐,每次回家穿著高跟鞋,還得扛行李上樓,非常不方便。
住在五樓的塔爾賓達(Talbindar Singh,50歲)也說,雖然他的樓層已有電梯,但每次見到年邁鄰居拄著拐杖,還要兒子攙扶才能上樓,就于心不忍,因此不介意爲了大家的方便,支付幾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