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立證券交易員張桓滋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公司上市跌破發售價是許多因素造成的。去年,香港頻頻有示威活動,可能是造成市場流動性下滑的原因之一,“投資者爲了避險,將部分資金撤出香港市場。”
呂愛麗 報道
從賣雞排到賣車的本地公司都去了香港上市。這些公司首次公開售股(IPO)雖然都獲得公衆超額認購,但逾七成已跌破發售價,至今仍無起色。
根據國際咨詢公司安永(EY)的資料顯示,我國去年是第二大跨境上市來源地,僅次于大中華區。一共有13家本地公司于2019年到香港上市,11家在主板挂牌,兩家在創業板(GEM)。
11家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集資收益介于1200萬美元(約1668萬新元)至1900萬美元。兩家在創業板的集資收益,分別是700萬美元及800萬美元。
13家公司的IPO都獲得公衆超額認購,其中銷售平行進口汽車的冠轈控股(Guan Chao Holdings)的公衆認購率高達72.47倍。公衆認購率最低的是從事建築服務和房地産投資的S&T Holdings,只有7.21倍。
多家公司
上市首日就跌破發售價
有多家公司在上市第一天就跌破發售價,有的則在上市之後股價不斷下滑。跌幅最大的是飲食集團K2 F&B控股,上市至今股價下滑了72%。即使是公衆認購率最高的冠轈控股,上市以來也跌了51.2%。
旗下擁有士林台灣小吃品牌的快餐帝國(Snack Empire Holdings)更在上市的第一天一度大漲188%,接著在短短的45分鍾內反轉下滑。至今,該公司股價已經跌了接近45%。
只有三家公司的股價是上漲的,以去年10月上市的傲迪瑪汽車集團(Optima Automobile Group)的漲幅最驚人。截至周一(17日)閉市,在創業板挂牌的傲迪瑪汽車集團的股價是發售價的四倍。
赴港因本地市場流動性低
不過,大部分公司在接受詢問時都不願意談論爲什麽舍近求遠,前往香港上市。一名願意受訪的發言人也希望以不具名和不公開公司名字的方式發言。
他說,本地市場的流動性低,公司上市無法取得理想的估值,“如果我們在新加坡上市,集資額可能相差了一倍以上。”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資1600萬美元,公衆認購率超過13倍。
至于股價在上市以來已經下滑了兩成,他認爲,這不是公司可以掌控的,“我們募集到了預期的資金,也已用在拓展公司業務上,這是比較重要的。”
輝立證券(Phillip Securities)交易員張桓滋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公司上市跌破發售價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去年,香港頻頻有示威活動,可能是造成市場流動性下滑的原因之一,“投資者爲了避險,將部分資金撤出香港市場。”
有的公司股價下跌,則是高估值所致。張桓滋指出,香港股市非常競爭,“這些剛剛上市的公司如果無法持續吸引投資者注意,公司盈利增長放緩,就會被投資者賣出。”
除了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和信托,去年沒有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在凱利板挂牌的七家公司,只有三家是本地公司。這七家公司的集資額介于390萬元至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