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澎湃新聞”,首次聯辦“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邀請新中兩國四名專家交流經驗。這個節目昨天首播,兩地有超過80萬人次觀看。
隨著患上冠狀病毒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醫學界對病毒傳播特征也有了進一步了解,估計有一兩成病例是在無症狀或還未出現症狀時確診,可能還沒有發病就會傳染給他人。這與2003年的沙斯病毒不同,沙斯是發病才會傳染。
這也意味著要控制冠狀病毒的傳播,難度更大,本地專家指出,這也是爲什麽人們出門應該戴上口罩。
《聯合早報》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的“澎湃新聞”,本月16日首次聯辦“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邀請新中兩國四名專家交流經驗。新加坡的專家是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Shawn Vasoo)醫生和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中國專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醫生,以及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
無症狀或在發病初期就能傳給他人,是冠狀病毒越來越受關注的特點。華素透露,新加坡、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有研究,一些國家發現這樣的病例占比介于四分之一至一半,中國因廣泛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檢驗,占比高達七八成。
新加坡衛生部、國家傳染病中心及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本月1日發表的研究則顯示,在疫情初期的157起本土傳染病例中,有10起是被未出現症狀者傳染的。
病患通常發病一周後病情加重
華素說:“要按症狀來診斷誰染病、誰該接受PCR檢驗,會比較困難。戴口罩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盡管本地目前11起死亡病例的年齡都超過60歲,華素提醒,不是只有年紀大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阻塞或長期肺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才會得重症,國家傳染病加護病房內需要插管的病患,最年輕的才35歲,在重症病患中,一些體重較重。
華素說,病患通常發病一周後病情加重,入院者當中,有一半患肺炎,當中有兩成至五成會患嚴重肺炎,5%必須進入加護病房或插管。
至于用藥方面,華素說,世界各地展開不少臨床試驗,但還沒有證據顯示哪個最管用。
另一種療法是利用康複者血漿內所含的抗體,爲重症者治療。華素說,本周已有一名康複者捐出血漿,下來還會有好幾名。
他說,國家傳染病中心研究了11名有意捐血漿的康複者,評估他們的抗體量有多少。
症狀輕微者抗體或不足
華素指出,如果沒有患肺炎而只是出現喉嚨痛等輕微症狀,抗體量應該沒有重症者來得高,更何況不少病患連症狀都沒有,他們若捐出血漿,是否有療效還有待研究。
李蘭娟同意藥物早期應用和血漿抗體量要足夠的說法,中國的經驗顯示,像蓮花清瘟膠囊這類中藥也有較好的療效。
身爲人工肝血液淨化技術專家的李蘭娟也指出,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是導致重症的關鍵,這種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一種過度反應,造成重症病患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是這次冠病病毒的致命一擊。
她說,人工肝技術能迅速清除炎症,阻斷細胞因子風暴,根據她的經驗,細胞因子風暴早中期重症患者接受人工肝技術治療後,全都康複了,危重症需插管的,也有八成逐漸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