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與“澎湃新聞”首次聯辦“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邀請新中兩國四名專家交流經驗。這個節目昨天(18日)首播,兩地有超過80萬人次觀看。
(上圖左起順時針)主持人楊萌、梁浩楠醫生、張文宏醫生、李蘭娟院士、華素醫生
隨著患上冠狀病毒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醫學界對病毒傳播特征也有了進一步了解,估計有一兩成病例是在無症狀或還未出現症狀時確診,可能還沒有發病就會傳染給他人。這與2003年的沙斯(SARS,又稱非典)病毒不同,沙斯是發病才會傳染。
這也意味著要控制冠狀病毒的傳播,難度更大,新加坡專家指出,這也是爲什麽人們出門應該戴上口罩。
《聯合早報》與總部設在上海的“澎湃新聞”,本月16日首次聯辦“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邀請新中兩國四名專家交流經驗。新加坡的專家是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Shawn Vasoo)醫生和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中國專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醫生,以及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
無症狀或在發病初期就能傳給他人,是冠狀病毒越來越受關注的特點。華素透露,新加坡、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有研究,一些國家發現這樣的病例占比介于四分之一至一半,中國因廣泛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檢驗,占比高達七八成。
新加坡衛生部、國家傳染病中心及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本月1日發表的研究則顯示,在疫情初期的157起本土傳染病例中,有10起是被未出現症狀者傳染的。
病患通常發病一周後病情加重
華素說:“要按症狀來診斷誰染病、誰該接受PCR檢驗,會比較困難。戴口罩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盡管新加坡目前11起死亡病例的年齡都超過60歲,華素提醒,不是只有年紀大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阻塞或長期肺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才會得重症,國家傳染病加護病房內需要插管的病患,最年輕的才35歲,在重症病患中,一些體重較重。
華素說,病患通常發病一周後病情加重,入院者當中,有一半患肺炎,當中有兩成至五成會患嚴重肺炎,5%必須進入加護病房或插管。
新加坡中央醫院醫護人員3月12日准備爲一名冠病疑似病患插管。(檔案照)
至于用藥方面,華素說,世界各地展開不少臨床試驗,但還沒有證據顯示哪個最管用。
另一種療法是利用康複者血漿內所含的抗體,爲重症者治療。華素說,本周已有一名康複者捐出血漿,下來還會有好幾名。
他說,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研究了11名有意捐血漿的康複者,評估他們的抗體量有多少。
症狀輕微者抗體或不足
華素指出,如果沒有患肺炎而只是出現喉嚨痛等輕微症狀,抗體量應該沒有重症者來得高,更何況不少病患連症狀都沒有,他們若捐出血漿,是否有療效還有待研究。
李蘭娟同意藥物早期應用和血漿抗體量要足夠的說法,中國的經驗顯示,像蓮花清瘟膠囊這類中藥也有較好的療效。
身爲人工肝血液淨化技術專家的李蘭娟也指出,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是導致重症的關鍵,這種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一種過度反應,造成重症病患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是這次冠病病毒的致命一擊。
她說,人工肝技術能迅速清除炎症,阻斷細胞因子風暴,根據她的經驗,細胞因子風暴早中期重症患者接受人工肝技術治療後,全都康複了,危重症需插管的,也有八成逐漸康複。
中國“四個早”策略 是成功控制疫情關鍵
也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教授的李蘭娟,今年1月18日跟鍾南山等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抵達武漢研判疫情,意識到病毒已經人傳人。2月初再赴武漢支援,兩個月挽救了好些重症患者。她3月31日才隨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回到杭州。參加這次連線訪談時,她剛完成14天隔離。
中國能在較短時間內控制疫情,主要是通過聯防聯控,調動了所有部門。除了在社區層面進行防控之外,也加大檢測力度,調度4萬多名醫務人員到武漢並派遣物資。
中國通過聯防聯控調動所有部門與人員援助武漢抗疫。圖爲2月4日武漢一間“方艙醫院”裏的抗疫物資(法新社)
她說:“早期我們認爲這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後來發現也有糞便和接觸性傳播,以及通過氣溶膠傳播。只要沒有感染過病毒,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
她解釋,在確定病毒傳播途徑和哪類人容易感染後,中國制定了四早策略:“早發現指的是發熱病患必須到發熱門診接受檢測,通過檢測試劑早診斷,而且現在所有的醫療機構都能接受檢測,不是只有傳染病中心才能檢測。確診和疑似的病例都要隔離,我們依據傳染病法來保證隔離。還有就是早治療,早治療就不會轉變爲重症。‘四早’在這次的疫情特別重要,因爲冠病病毒的傳染性比較強。”
她進一步解釋,武漢封城正好是在春節前夕,人口大量流動,“如果武漢的病患流散到了全國,絕不是現在的結局。根據統計,封城把中國的染病人數減少了70萬。”
她也說,現在即使要外出,也得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在疾病流行期間,在疫區一定要戴口罩,這是最好的防疫方法。
“還有就是空調要關掉,防止氣溶膠傳播。房間要開窗通風,出現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檢測,准時隔離就不會傳播給其他人,這點中國人已經比較清楚。”
中國采取飽和式診斷和治療
張文宏醫生指出,中國的特點是采取飽和式診斷和治療,也就是只要發現一個可疑病例,無論症狀輕重都要隔離管理,檢測完全免費。
“我們的發熱門診和哨點門診有400多個,武漢也是只要有懷疑就檢測,我記得上海有一個患者有1000個密切接觸者,全部都要找到和隔離。因此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疫情。”
他也指出,上海對于輸入型病例都進行集中隔離和檢測,把無症狀感染者也篩出來,保證社區沒有感染群,但這也意味著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
抗疫之戰要成功 須等全世界脫離疫情
張文宏醫生說,中國已經幾乎沒有本土病例,新加坡也是社區病例開始下降,因此兩地打開國門的時間應該比較接近。
他強調,抗疫之戰要取得成功,不能單看自己的國家或城市,而是全世界成功過後才能脫離疫情。
專家指出要等全世界脫離疫情才算抗議成功。圖爲新加坡醫護人員在爲工人進行冠病檢測。(新加坡人力部提供)
他說,隨著夏天的到來,像冠病這樣的呼吸道疾病會逐漸下降;歐美也想盡快複工,很可能會在疫情未完全控制之前就打開國門。
他指出,美國的病例數目仍在平台期,沒有下降的迹象,“新加坡一直比較謹慎……新加坡作爲經貿樞紐,不可能長期對世界關閉,在這點上跟中國是很一致的。比如夏天打開國門時,我們就要小心從其他國家來的輸入型病例。”
梁浩楠醫生則感謝中國這次發表了不少論文,封城措施對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是很好的借鑒。
病毒可能會有另一高峰 目前難以預測
“我們要成功,不單單是看自己的城市或國家,我們周圍的鄰國乃至全世界成功,我們才能脫離疫情。”
張文宏指出,當年沙斯的高峰全球只有約1萬起病例,如今冠病卻超過200萬起,是沙斯的幾百倍,他不肯定病毒會在夏天完全消失,甚至到了今年冬天,病毒可能還會有另一個高峰,有多高目前難以預測。
“我是真的希望我們傳染病醫生不要經常出來,我們不出來,就說明世界很太平……我們都不希望站在幕前,我們最好都在幕後默默地,我覺得這會是世界最大的福氣。”
新加坡政府目前也強制要求國民外出時必須戴口罩。(檔案照)
這場配合新中建交30周年舉辦的視訊連線節目由《聯合早報》主辦,“澎湃新聞”聯辦。銀聯國際是活動特別支持方。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說:“疫情之下,不能同聚一堂,但是我們很高興能和夥伴一起辦成這場醫療專家視訊論壇,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整個效果不錯,而且通過兩地媒體同步首播,也讓新中兩地人民觀看參與,多了解彼此面對的情況。我們會探討下來再做類似的跨地連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