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名將在今年入學的公共服務獎學金得主,有三分之一獲頒工程類獎學金,但其中有不少選擇修讀結合工程科技和人文科目的聯合學位課程。
畢業自萊佛士書院(高中部)的胡佳敏(19歲)是其一。她獲頒公共服務委員會(工程)獎學金,接下來將到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修讀機械工程與音樂課程。
她受訪時說,同時學習工程與音樂將讓她獲益不淺,“碰到問題時,我就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加上學到的專業知識,相信工作後能成爲一名既有團隊精神,又能有實質貢獻的隊員”。
胡佳敏小時候與哥哥玩耍時,對玩具車和跑道構造特別感興趣,中四那年參與國防科技研究院舉辦的空氣動力學工作坊,對工程環境深感興趣,高中階段也多次選擇回研究院實習,下定決心要從事工程師這一行。
她說:“我在實習期間親眼看見工程如何改善他人的生活,以及在保家衛國所扮演的角色,這讓我想要憑借自己的雙手及所學到的知識幫助他人。”
受冠病疫情影響,公共服務委員會取消了今年的獎學金頒獎禮,改由貿工部長陳振聲同獎學金得主進行虛擬對話會。
委員會也從今年起根據入學年份列出獎學金得主名單。換句話說,畢業自理工學院、目前還在服兵役的男性獎學金得主,就沒有列入今年的名單。
陳振聲:公共服務領域要有多元視角
陳振聲昨午在對話會上說,投身公共服務者應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觀點,並學習如何針對新加坡面對的問題,采取合適的解決策略。
“觀察別人如何做事可以從中學到能做什麽,有時也能學到不要做什麽……重點是根據自己的國家的需要制定解決方案。”
他也指出,公共服務的多樣性不僅僅是種族、語言、宗教的多元化,也涉及看待與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這些都很重要,是公共服務中應考慮的,因此公共服務要有多元化的視角。”
委員會主席李子揚在發給每名獎學金得主的賀信中也指出,委員會一般鼓勵學生通過出國、浸濡在不同文化中來擴展視野,爲之後在公共領域服務做好准備,雖然各國目前實行邊境管制,不過獎學金得主還會有其他的成長機會。
他在信中寫道:“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有機會發聲是項重要技能,這樣才能在制定與推行政策之間取得平衡。另外也要盡可能參與社區服務,與不同國籍、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建立關系,更好地理解他人面對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了解不同視角。”
李子揚也說,一些獎學金得主開學時是做線上學習,他鼓勵大家從容應對這些新的學習方式,在建立友誼和人際關系時則應更加主動。
不過若情況允許,還是應該參與亞細安或其他國家的實習或交換學習項目,增廣見聞及學習新技能,以便日後能更好地爲我國服務。
公共服務委員會受詢時透露,今年入學的23名獎學金得主畢業自11所學府,他們會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本地大學深造,修讀的科目涵蓋工程以及文科博雅教育等各種課程。
委員會指出,今年選擇在本地深造的獎學金得主並沒有顯著增加,“這可能是因爲許多國外學府提供網上課程,學生可以在本地通過遠程方式上課……受疫情影響無法到外地入學的獎學金得主可以修讀線上課程,等到局勢好轉時才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