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援人協會的最新報告,去年共有400起自殺身亡案例,雖然不是曆來最高,但對比前年的397起和2017年的361起,已連續三年呈增長趨勢。
本地去年共400人自殺身亡,人數連續三年上升。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20至29歲的年輕人,自殺身亡人數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
根據新加坡援人協會(Samaritans of Singapore)昨天公布的最新報告,去年共有400起自殺身亡案例,雖然不是曆來最高,但對比前年的397起和2017年的361起,已連續三年呈增長趨勢。
去年,多數年齡層的自殺身亡人數都比前年多,其中以20至29歲的年輕人最多,達到71人。這意味著,這個年齡層的死者總數約三分之一死于自殺。
願意向援人協會透露年齡的求助者當中,17%的撥電者屬于20至29歲的年輕人,他們也占了發電郵吐露心聲的37%。此外,這一年齡層的人電話求助總數從前個財政年的3396個,激增到上個財年的4142個。
根據援人協會的觀察,年輕人在戀愛關系中遇到問題、難以應對自己的心理困境,以及無法應對和克服挑戰,是導致他們痛不欲生的因素。
針對更多年輕人願意求助一事,援人協會執行長陳弼良認爲,這是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年輕人正認識到心理健康和盡早求助的重要。
不過,他也指出,這個年齡層的高自殺身亡率令人擔憂。“社會各界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以進一步了解和解決可能阻礙青少年尋求幫助的問題。”
援人協會最近也針對2497名受訪者展開一項調查,顯示在20至29歲的580名年輕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說,若情緒失控,不會考慮尋求他人幫助。
對自殺念頭感到羞恥是這個群體求助的共同障礙,此外,他們也因害怕尴尬、被人批判或抱著“做什麽都沒有用”的絕望感而放棄求助。
爲了讓面對困境的人在求助時不那麽猶豫,援人協會也從今年7月1日起,在原有求助管道基礎上,試行面薄私信服務,以適應更多人的交流偏好。協會計劃在今年10月正式推出該服務。
翺翔輔導中心主席、心理咨詢師袁鳳珠受訪時指出,年輕人缺乏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引導,會讓他們難以應付生活中的困境,從而走向極端。
“許多父母和師長早期沒能較好教導孩子面對和解決問題方法,多數時候直接幫他們解決,甚至選擇逃避。”
飛躍社區服務及資深社工林麗萍還談到,20至29歲剛好是開始走向獨立的年紀,會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面對實際的生活和工作問題,如果現實跟想象的不同,又難以再跟家人啓齒尋求幫助,就可能會想要放棄。”
疫情期間求助人數激增
另一方面,援人協會也在受詢時提到,今年病毒阻斷措施及第一階段開放期間,打電話或發電郵求助者增加了近3500人。
在4月至6月短短三個月內,求助者就從去年的8977人增加到1萬2415人。這些求助者多是因與家人發生摩擦或工作和收入不穩定而陷入焦慮。
林麗萍指出,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社交局限多,人與人缺乏溝通,或大幅減少外出,可能導致壓力無處釋放,造成心病積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會有一些不自覺疏導壓力的方式。比如一頓簡單的晚餐,甚至不須要跟人聊天,只是看到外面的一景一物,都會起到強有力的療愈作用。”
生活中若遇到困難,可撥打熱線求助:
●新加坡援人協會:1800-221-4444
●關懷輔導中心:1800-353-5800
●心理衛生學院:6389-2222
●新加坡心理衛生協會:1800-283-7019
●圓緣助線(華語):67410078
●銀絲帶機構:63861928
●“叮鈴朋友”兒童熱線:1800-274-4788(針對7歲至12歲兒童)
許多父母和師長早期沒能較好教導孩子面對和解決問題方法,多數時候直接幫他們解決,甚至選擇逃避。
——翺翔輔導中心主席袁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