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達提出新加坡能繼續爲中國增值的三個方向:因應中國的需求,尋找新的合作領域;支持中國的國際循環,成爲中國企業進軍東南亞的跳板;雙方須以開放謙虛的態度互相學習,尤其是兩國年輕人。
新加坡必須不斷改進,在管理好國內經濟和社會的同時,積極與中國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才能繼續爲中國增值。若滿于現狀,我國對中國的增值空間也會逐漸縮小。
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昨天在《奠基人足迹:新中建交30年》新書發布會上,和該書主編、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以及《聯合早報》前總編輯林任君交流時,強調中國在新中建交30年中迅速發展,每個階段的需求都不同,新加坡因此也必須不斷尋找自己對中國的價值。
徐芳達在會上提出新加坡能繼續爲中國增值的三個方向:新加坡可因應中國的需求,不斷尋找新的合作領域;支持中國的國際循環,成爲中國企業進軍東南亞的跳板和平台;新中雙方以開放謙虛的態度互相學習,尤其要加強兩國年輕人的互動。
他舉新中1994年至今的合作項目爲例說,新中每個年代的合作形式都不同,這反映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一樣的投資。
徐芳達說,兩國面對許多相同的挑戰,也有許多相互學習的機會,例如人口老齡化、互聯網發展,都是新中下來可探討的合作領域。而新中雙方正是通過這些合作機會,不斷深化友誼,即便在冠病疫情中,兩國也找到良好的合作機會。
也是新加坡—山東經貿理事會新方聯合主席的徐芳達說,新加坡和山東的貿易額今年增加了一倍。
在中國推行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策略之際,徐芳達認爲,新加坡能協助中國推動國際循環的發展。
他指出,中國有不少企業想進軍東南亞市場,而新加坡作爲區域樞紐,能成爲這些公司的跳板,讓他們從新加坡進一步向區域擴展業務。
但他強調:“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加強對東南亞的認識。”
徐芳達警惕,盡管新中雙方有許多合作機會,新加坡必須不斷改進,才能把握這些機遇。
他說:“新加坡要爲中國增值的話,我們本身就要做得好、要管理得好,要做一個特殊的國家。這樣其他國家,不只是中國,才會覺得新加坡對他們有增值的價值。”
要做到這一點,新加坡得抱持一個開放、謙虛態度向其他國家學習。
徐芳達認爲,中國各個領域都有值得新加坡借鑒之處,而新加坡學生到中國後也能激發出創新點子,因此兩國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相互交流與學習。
中國崛起可爲區域和世界帶來正面貢獻
徐芳達在會上也談及中美問題。他指出,中國的迅速發展令一些國家感到擔憂,但外界不應只看到中國的政治體系,也得看中國的成果,中國的崛起可爲區域和世界帶來正面的貢獻。
徐芳達說,新加坡將繼續協助推動中國發展,也希望幫助其他國家了解中國崛起對世界的積極意義。
他舉例說,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在歐美經濟遇到困難時,維持世界經濟的穩定,目前也在保護環境和維持開放、有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方面作出努力。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通商中國總裁陳佩玲、我國巡回大使王景榮以及本地學者等也出席了《奠基人足迹》新書發布會。
發布會也集合了多名新中關系發展曆程的參與者,包括三位我國前外長丹那巴南、黃根成和楊榮文;我國三位前駐華大使鄭東發、陳燮榮和羅家良,都親身出席,在會上難得同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