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約160名學生申請報讀今年第二屆語特課程,比去年首屆的230名申請者少,這主要因爲抗疫,導致學校宣傳項目,如面對面交流活動等,得轉爲線上進行。
九所中學去年起開辦中學華文語文特選課程,學生反饋令人鼓舞,但礙于冠病疫情,實體宣傳活動須暫停,申請報讀今年第二屆語特課程的學生減少三成。
根據教育部提供《聯合早報》的數據,約160名學生申請報讀今年第二屆語特課程。去年首屆中學語特有約230名學生申請,其中200人獲錄取。
中學語特主要以中二成績爲遴選考量。學生若對華文與文學有熱忱,學校可自行決定是否錄取。
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處司長王梅鳳回複本報詢問時說,申請今年中學語特的學生較少,主要因抗疫安全管理措施的實施,導致學校宣傳項目,如面對面交流活動等,得轉爲線上進行。此外,教育部主辦的實體活動,如語特營、海外浸濡計劃,以及各項校內活動,也都暫停。
王梅鳳說,上述情況直接影響中學語特宣傳工作。“這是一項相對新的課程,我們理解學生和家長對它不太熟悉。我們會在2021年繼續向潛在學生宣傳課程,並對下來幾年有更多學生修讀課程感到樂觀。”
自1990年起推出的語特原本只針對初級學院和高中生。去年起,九所特選中學包括聖公會中學、中正中學(總校)、德明政府中學、華僑中學、海星中學、南僑中學、南華中學、南洋女子中學校,以及淡馬錫初級學院(中學部)也提供語特。
去年中學語特的海外浸濡計劃和語特營,經教育部重新設計,改爲線上進行。
以線上語特營來說,教育部邀請本地資深和新生代作家網上分享寫作經驗。學生參與線上小組討論,也有機會嘗試文學創作。學生也觀賞新謠記錄片《我們唱著的歌》,過後同影片制作人鄧寶翠交流。
海外浸濡計劃則改爲具本土特色的線上活動,引導學生探討旅遊文學,以及新加坡身份認同等課題,其中一項活動是作家葉孝忠主持直播節目和線上講座。
鼓勵支持開辦語特學校
探索開展創意宣傳方式
王梅鳳強調,教育部會繼續爭取社會各界及社區夥伴的支持,讓對華文文學和語言感興趣並具備潛力的學生擁有豐富的學習體驗。
“我們也鼓勵和支持開辦中學語特的學校探索和開展創意宣傳方式,讓學生和家長更好地了解這項課程,以及它所能提供的多姿多彩的學習體驗。”
南僑中學去年語特班有31名學生,今年少了近兩成。校長蕭芳輝說,疫情確實導致實體宣傳平台減少。學校去年原本計劃讓語特學生透過早會等活動,與全體同學分享。但居家學習時全校早會取消,複課後學生在各自課室進行線上早會。
“對比在全校面前進行的分享活動,隔著屏幕的線上分享會多少有一些距離感……去年中二學生選科時,發現他們對語特相對陌生。”
中學語特以靈活多元形式讓學生對文學有初步認識
蕭芳輝指出,學習興趣因人而異,這一屆中三生或較不偏愛文學。也有學生有先入爲主的想法,認爲學習華文很難,參加語特學文學難上加難。
“其實相對于高中語特較專注學習文學,中學語特注重以靈活多元的形式,讓學生對文學有初步認識,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能力,升上高中後能繼續修讀課程。”
她強調,南僑今年會加強語特課程宣傳力度,在線上早會或利用休息時間舉辦分享會,也可能考慮播放預錄視頻,讓語特學生有更多機會透過多元形式和平台分享學習心得。
“即使線上分享模式有距離感,但還是要去做,主要是讓中一中二學生更深入了解語特。希望他們看到學長學姐學得開心,而且學以致用,會更願意報讀課程,探索對華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