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對西南社區發起的各項環保活動給予肯定,她說:“我覺得把大學變成一個活躍的新科技‘實驗室’,將科技變成現實,是非常好的做法。”
西南社區發展理事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勝科環衛攜手開啓新“零廢棄”環保計劃,鼓勵年輕人開發創意環保項目,加入維護可持續發展的行列。
新的“西南零廢棄實驗計劃”(Zero Waste Testbed Initiative @ South West)旨在爲年輕人提供一個實現環保創意項目的平台。勝科環衛將爲此撥款2萬5000元支持,西南社理會也會提供一元對一元資助,使計劃總基金達到5萬元。國大則會在校園內爲項目的測試及使用提供場地。
參與計劃的項目若最終獲選推行,可申請多達1萬元的獎金資助,並且得到西南社理會、國大及勝科環衛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每組參與人員中須包括一名國大學生或校友。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及西南區市長劉燕玲昨早(1月23日)在裕華民衆俱樂部爲新計劃主持推薦儀式。
傅海燕在致辭時對西南社區發起的各項環保活動給予肯定。“我覺得把大學變成一個活躍的新科技‘實驗室’,將科技變成現實,是非常好的做法。”
耶魯—國大學院二年級學生蔡笙林(23歲)是學校的學生環保組織I’dECO的成員之一。他說,學生環保組織經常在校園內舉辦廢物回收活動,平均每天能回收紙質及塑料廢物約200公斤。然而,蔡笙林認爲,他們能做的還有很多,但需要有更好的機會和更專業的幫助。
“有了這個‘西南零廢棄實驗計劃’,我們便有信心,做出更大的項目。我們之後的目標是回收比現在多一倍的可回收廢物。”
此外,西南區標志環保活動“全面環保在西南”也已開跑。活動自2006年起,已收集超過936公噸的可循環物品,相當于拯救超過1萬5000棵樹木。另外,于2019年推出的“西南區電子垃圾回收計劃”,在過去兩年,也收集了約9.6公噸的電子可循環物品。
今年的活動,主辦方在西南社區範圍共設106個回收點,公衆每回收四公斤舊衣物,就可換取一公斤白米,回收四公斤廢紙則可獲得一包快熟面。回收點自本月16日開始運作,至今已收到約23公噸可回收物。
劉燕玲受訪時指出,活動邁向第16個年頭,每年都獲得居民的熱烈響應,西南區居民也漸漸養成再循環、關注綠化的好習慣。主辦方今年的目標是灌輸更多年輕人環保意識。
“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延續這份對環保和永續發展的堅持,共同朝零廢棄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