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跨性別學生接受性別治療,學校會遵照醫生、有關學生及他們家人的決定,學校也會根據醫生的建議,爲正接受治療、難以遵守某些校規的跨性別學生,提供靈活安排。
教育部長黃循財昨天在國會回複工人黨議員何廷儒(盛港集選區)針對教育部處理跨性別學生課題方針的提問時,重申教育部早前發布的立場,即跨性別學生的醫療決定權,最終落在醫生、病患及他們的家屬身上。
此外,如果學生未滿21歲,他們也須獲得家長同意,才能開始接受荷爾蒙性別治療。
黃循財說:“這類醫療決定超越了教育部或任何學府的管轄範圍。”
一名就讀于高二,自認“男轉女”並診斷患有性別焦慮症(gender dysphoria)的跨性別學生Ashlee,上個月中在社交媒體平台撰文,指教育部介入阻止她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教育部過後否認指控。
對于患有性別焦慮症的學生,黃循財強調,教育部首要關注的是維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爲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支持。
教育部也意識到,患有性別焦慮症並正在接受治療的學生,在遵守某些校規方面可能面對一些挑戰。
黃循財:每個情況不同須個別處理
黃循財說:“在有合理醫療理由的情況下,學校會采取靈活態度,同有關學生探討務實可行的安排。學校在制定這些安排時,會咨詢並與不同利益相關者合作,包括醫療專家、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每個學生情況不同,每起個案都須個別處理。我們的指導原則是給予這些學生尊嚴和尊重,盡可能提供援助。”
針對有些人對性別認同課題有強烈看法,黃循財強調,教育部會繼續就此課題同有關人士對話,並歡迎公衆提出反饋。他也指出,在一些西方國家,性別認同議題是造成社會分裂,引發文化戰爭的根源。
“我們不應該把這類文化戰爭引入新加坡,或讓性別認同課題分裂我們的社會。”
針對何廷儒詢問教育部會否考慮定期就這些議題向國會提呈報告,黃循財說,教育部處理這些問題的經驗是,跨性別學生的家長一般不願事件公開,教育部會尊重他們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