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一個有意思的定律:苦難守恒定律。
苦難,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個人一輩子吃苦的總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産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
人生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孩子小時候不吃苦,未來會很苦!
越有格局的父母,越能對孩子“狠心”,因爲他們知道,孩子今天吃苦受罪,未來才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方式。
1
吃過勞動的苦,
才有能更享受生活
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現在很多孩子被家長嬌慣著,別說做家務了,就連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好,每天只需要操心學習的事情,甚至連牙膏都要家長擠好。
家長的理由是,現在孩子還小,等長大再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只需要操心學習的事就行,不要讓這些雜事分了孩子的心。
可是家長要明白,孩子現在好好學習,是爲了以後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過上好生活,成績從來不是最終目的,好好的生活才是孩子人生的意義。
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家長的的羽翼下,總有一天要獨自走向遠方,而那時,孩子除了學習,什麽都不會。
不會洗衣疊衣,每天的衣服都亂糟糟的;
不會做飯做菜,每天只能靠吃外賣度日;
不會打掃衛生,住的地方每天都垃圾成堆……
孩子生活的如此糟糕,學習再好又有什麽用呢?
更何況,當孩子離開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每天面對著糟糕的生活,還能專心學習嗎?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會嬌慣孩子,而是讓孩子從小學會勞動,一步一步學習自理,讓孩子從掌握生存能力,到掌握生活能力。
真正的愛,不是把孩子保護起來,而是讓孩子離開自己,依舊能生活的很好。
2
吃過學習的苦,
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
曾經有一名記者采訪一位文科狀元,看到她滿抽屜的筆芯時,問到“你知道一根筆芯能寫多少字嗎?”
這位文科狀元回答到:
“我一直不知道一根筆芯能寫多少字,但是當我到了高二,一天能用完一根筆芯的時候,我知道,我開始了我的逆襲之路”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很輕松很舒服的事情。
很多時候,孩子總羨慕別人學習成績好,考上好大學,找到了好工作,卻從沒想過,別人現在的風光,是無數個努力學習的日夜換來的。
屠格涅夫說:“你想成爲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學習的苦。”
現在吃苦,是爲了未來能幸福,千萬不要讓孩子在未來懊悔:“要是我當初努力一點就好了”、“要是當初父母能逼我一把就好了”。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我本可以,你不逼他,他怎麽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所以,家長作爲孩子人生的重要引領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舍得讓孩子吃學習的苦,吃得起學習的苦,才有資本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後,請您告訴孩子,這個世上沒有白吃的苦,那些你吃過的苦,都將照亮你前行的路。
3
吃過堅持的苦,
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
教育裏有一句話,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但是孩子想要學習任何東西,光靠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更多是堅持。
歌手劉歡曾在提及女兒的音樂天賦時,兩次說到了“後悔”二字。
因爲一直和妻子秉承著所謂的“快樂教育”原則,覺得不應該強迫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情。
他女兒是那種喜歡彈琴,但是不願練琴的人,于是他們對女兒做了妥協。
如今的他感歎:“從小沒有迫使她學音樂,我覺得有點後悔。”
此外,劉歡以“過來人”的經驗奉勸那些有心栽培孩子的家長們:“其實你迫使孩子練一練,他可能就很好。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還是可以推一把。”
世界沒有後悔藥,孩子學習的最佳年齡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孩子總是很容易對一個新鮮事物産生興趣,看到別人彈鋼琴,于是喜歡鋼琴,看到別人跳舞,于是喜歡跳舞。
但是真正學起來的時候,孩子很快就會厭煩枯燥的練習,而這時,家長要做的,不是放任孩子,而是鼓勵孩子堅持,甚至逼迫孩子堅持。
只有孩子吃得起堅持的苦,未來才能獲得成功,也才能明白做任何申請都不能半途而廢,成功從來都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
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一時的苦。
所以,不要讓孩子輕易使用“放棄”這個籌碼,年少時所追求的輕松,長大後都會變爲充滿遺憾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