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勞斯萊斯-南大企業實驗室” 是新加坡首個企業與大學合作的實驗室。它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三個核心研究領域 – 電力與控制系統,制造與維修科技和計算工程學。它也是第一個在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簡稱 NRF)的 “企業-大學研究室”(Corp Lab @ University)計劃之下獲得支持的研究室。
實驗室在過去的5年裏進行了53個研究項目,當中涉及電力電子學、數據分析、維修與制造技術等領域。這些研究成果被送去勞斯萊斯的全球廠房,協助設計和開發未來的推進系統。
公司勞斯萊斯和南洋理工大學將科研合作計劃再延長五年並注資8800萬元,以研發新的飛機推進技術。初步估計,第二階段將有29 個研究項目,研究目標是取得更安全和高效的飛行體驗。
南大校長蘇布拉·蘇雷什教授, 南大校務總監藍欽楊教授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一同出席啓動儀式
勞斯萊斯也將借助南大在計算工程領域的優勢,利用人工智能發展出虛擬引擎模擬器。這項技術將大大降低引擎設計周期。
蘇布拉·蘇雷什教授表示,和勞斯萊斯合作研發項目進一步肯定了南大享譽國外的科研實力。第一階段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超過50個研究成果應用在航空工業設計中。基于彼此高效且默契的合作,我們將邁入第二階段的合作。在新一輪的研究中,團隊將加入能源存儲,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研究內容。
研究人員展示成果
勞斯萊斯亞太區總監Bicky Bhangu博士表示,勞斯萊斯-南大企業實驗室是新加坡核心優勢的研究與企業的技術發展相結合的計劃。我們很高興能夠有這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同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以及南大繼續合作。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參觀研究成果展示
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劉德成教授(Professor Low Teck Seng)在儀式上表示,“大學—企業研究室”計劃旨在吸引國內外企業與本地大學合作,爲市場提供與工業界需求挂鈎的研究,把學術知識轉化爲實用技術。企業與大學間的合作不僅讓雙方受惠,也有助推動發展新加坡的科研專才,使新加坡在航空和海事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研究內容
接下來五年,雙方將利用工業4.0技術,結合人工智能、航空器材、飛機引擎獲取數據,開展29個研究項目。
大數據不但能夠“空中維修”勞斯萊斯的飛機引擎。勞斯萊斯生産的引擎中, 都配備了勞斯萊斯引擎健康模塊。所有的勞斯萊斯引擎, 不論是飛機引擎, 直升機引擎還是艦艇引擎, 都配備了大量的傳感器, 用來采集引擎的各個部件, 各個系統, 以及各個子系統的數據。這些信息通過專門的算法, 進入引擎健康模塊的數據采集系統中。
勞斯萊斯引擎
爲了取得更環保,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團隊還將目光放在混合動力航空推進系統。目前已經成功地測試了適合于在空氣計程車使用混合電動推進系統, 通用航空飛機和直升機。該系統集成了M250燃氣渦輪發動機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系統, 發電機, 電源轉換器和先進的電源管理和控制系統. 電力管理系統優化整體推進性能,以使系統以適合在不同的平台, 同時提供提高效率, 降低噪聲和減少排放。
混合動力航空推進系統
此外,勞斯萊斯也肯定南大受國際肯定的科研實力,尤其是在生産技術方面,爲勞斯萊斯研發出專爲船用螺旋槳葉進行抛光加工(polishing)的機械手臂,可完全取代人工。打磨、抛光和均勻砂磨任務都需要非常特殊、而且是非常細致的接觸。帶有力控(作爲其編程結構一部分)的機器人手臂可以做到這一點,它能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自動調整位置,以實現預期的力度。
進行抛光加工的機械手臂
接下來,實驗室還打造能運用在空客飛機上的3D打印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的優勢是高效率,方便,並且不失精度。同時,3D打印技術能使用更少的組件生成複雜的零件,能制造其他生産方法無法實現的幾何形狀。
3D打印制造技術
目前,研究人員已從測試中下載了數百萬個數據點,開發打造智能引擎。該引擎真正具有智能性 – 它將連接到其他引擎,支持生態系統和客戶,並將了解其運營環境,使其能夠響應周圍的環境而無需人工介入。它還將從其經驗和同行網絡中學習,以調整其行爲並實現其最佳性能。
智能引擎
雙方合作領域包括電學(Electrical), 制造科技(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先進修複與材料 (Advanced Repair and Materials),數據分析與複雜系統(Data Analytics and Complex Systems),以及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
勞斯萊斯-南大企業研究隊伍
目前,勞斯萊斯-南大企業實驗室將擁有一支300多名頂級人才的隊伍,由科研人員和技術專家組成。其中包括勞斯萊斯的工作人員和南大教員,同時也將培訓40名博士生、200名碩士研究生以及一批南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