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的美女排行榜絕對是西施、王昭君、貂婵、楊玉環,這四姐妹蟬聯了選美冠軍上千年,個個都校花級別,人們分別稱呼她們“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相對比曆史上的四大帥哥就沒有四大美女那麽出名了,知道這四大帥哥結局的人那就更少了。
四大小鮮肉之首:潘安——本名潘嶽
潘安出生儒學世家,有“古代第一美男”之稱,少年時期就表現出非常高的智商,也很有才華,絕對是美貌與智慧並存,鄉親們都誇他太有才了,只要哪家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就會對孩子說:“你看看人家潘安,怎麽就那麽優秀,你怎麽就這麽差勁兒啊”。
潘安英俊的容貌迷倒了衆多女性,就連上了年紀的大媽都爲潘安瘋狂,都希望自家的姑娘能夠嫁給他,潘安是當時公認的國民老公,年輕女性朋友們更是親切地稱呼他“小嶽嶽”,據考證,這是最早的粉絲。
潘安駕車在街上,沿街的女粉絲們紛紛把手裏的水果鮮花往他車裏丟,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潘安的愛慕之情,邊丟邊喊“小嶽嶽,我們愛你”,潘安只要駕車往街上轉一圈,就滿載而歸,成語“擲果盈車”的出處源于此。
潘安早年家庭生活幸福,仕途就沒那麽順利了,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繼位,賈氏集團被鏟除,潘安被處死,並被誅滅三族。
潘安擁有一幅貌美的皮囊,也是一個情種,他對妻子楊氏癡情一片,至死不渝,楊氏去世後,潘安終生未娶,爲她寫的悼詞更是催人淚下,情真意切,他一生只愛一個人,才子配佳人,世人永流傳。
在中國古代形容男士相貌的英俊,就用“貌若潘安”,典故“擲果盈車”就是潘安美貌的真實寫照。
四大小鮮肉之二:宋玉——字子淵
古代文學作品當中,大多用美如宋玉、貌若潘安來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的貌美之謎已經無從考證了,他一張畫都沒有留下,宋玉不但有高顔值,還非常有才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根據《登徒子好色賦》中記載,登徒子跟楚王說:“宋玉是個小鮮肉,他能說會道,生性好色,傳說中的隔壁老王就是他,千萬不要讓宋玉跑到後宮,不然大王您的頭上會頂個大草原”。
登徒子的話傳到了宋玉耳朵裏,宋玉跟楚王說:“請您來做公證人,看看我和登徒子誰好色?天下美女出于楚國,楚國美女出于我的家鄉,我的家鄉美女是我隔壁的一個鄰居,我家鄰居那叫一個美啊,她就是美麗的代言人,這美麗代言人足足追了我三年,我都沒動心,您看我像好色之徒嗎?”
“相反,那個登徒子絕對是個性饑渴之人,他老婆是個瘸子,走路一瘸一拐,頭發亂轟轟,兩耳畸形不說,牙齒還長在嘴唇外面,滿身的青春痘,還是個駝背,大王,我再說下去就要吐了,登徒子是個重口味啊,他天天和她老婆在小黑屋裏那個啥啊,一連生了五個娃呀,但凡是個女的登徒子都喜歡,大王您來評評理,到底誰好色?”
登徒子的老婆到底有多醜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至少不是宋玉口中說的那樣,宋玉口若懸河,楚王居然被他忽悠的相信了,直接判定登徒子是個好色之徒,這一判可害苦了老實人登徒子,從此以後他就成爲了色狼的代名詞。
正所謂謠言止于智者,登徒子對糟糠之妻不離不棄的那份真摯感情絕對值得稱贊,更是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宋玉並非徒有其表,他文學才能卓越,在文壇有著極高的地位,他的《神女賦》《高唐賦》和《九辯》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以和屈原的《離騷》相媲美。
宋玉出生于貧寒之家,爲了謀求政治上的出路,曾經在楚王身邊做文學侍從,就是現在的秘書一職,仕途就此止步,不得志的宋玉後來辭職回家,郁郁而死,也算是善終。
四大小鮮肉之三:蘭陵王——高長恭
北朝時期名將,北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官二代,蘭陵王天生勇猛,打仗時總喜歡帶著面具,不是他長得對不起觀衆,原因是他長相太柔美了,女性見了無不嫉妒他的美貌,蘭陵王擔心自己的長相會使軍心動搖,影響士氣,只能選擇“委屈”自己了。
邙山之戰時,蘭陵王頭戴面具,身先士卒,率領五百騎兵突破北周軍包圍圈,成功解圍金墉城,從此,蘭陵王聲名遠播,著名的《蘭陵王入陣曲》也在不久後誕生。
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對蘭陵王說:“你這樣沖進敵群之中,這樣太危險了,我很擔心,發生意外你想過嗎?”蘭陵王回答:“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上了戰場我只能向前不能後退。”高緯聽他說“家事”,又聯想到他深受士兵愛戴,從那一刻開始猜忌起了蘭陵王。
蘭陵王因爲功高蓋主,被高緯禦賜毒酒,年僅三十三歲,令人唏噓不已,可惜一代良將沒有死于戰場,死于皇帝的猜忌,真是莫大的悲哀。
後世的《蘭陵王入陣曲》在民間飛速流傳,在隋朝時期,曾經被正式列入宮廷官方舞曲,進入唐時期因爲政治因素被唐玄宗李隆基下诏禁演,後來該曲在中國逐漸失傳。
幸運的是《蘭陵王入陣曲》在唐朝傳入了日本,並且保留了下來,日本直到現在只要遇到重要節日都會演繹此曲,可見此曲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這應該是對英雄最好的祭奠了。
四大小鮮肉之四:衛玠——字叔寶
現在的娛樂圈,小鮮肉是非常火的,從曆史的角度來看衛玠同學絕對是當今小鮮肉的鼻祖。
衛玠出生在魏晉時期,年幼時就聰慧過人,全身的皮膚好的跟玉似的,我懷疑他是先天性的皮膚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衛玠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的言論更是字字珠玑,相貌英俊的令人咂舌,不論男女都爲他著迷,女性朋友們都夢想和他成爲閨中密友。
衛玠長大後,體弱多病,而且久治不愈,家裏人急的團團轉,什麽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啊,民間土方子啊等等,挨個試了個遍,都沒有效果。
公元312年,衛玠病情惡化,他前往京都的消息走漏,衛玠的粉絲爲了一睹他的風采,沿途被堵的水泄不通,粉絲們的呐喊聲、尖叫聲不絕于耳,密集的人群如同螞蟻,衛玠的車馬走一步停一步,行進速度如同蝸牛,衛玠當時已經病入膏肓了,那經得起這麽折騰,不久後便駕鶴西去了,年僅二十七歲,“看殺衛玠”這個典故就是這麽來的,參考《晉書·卫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