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對海底撈張勇移民新加坡表達了極大不滿。衆多網友表示,拿著我們的吃火鍋的錢,去新加坡當首富?就事論事地說,張勇選擇加入新加坡國籍,這是屬于他的個人選擇。但是,他的財富來源于中國市場,結果張勇將社會資源和財富帶走。《福布斯亞洲》發布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以138億美元淨資産位列榜首。
事實上,新加坡首富的頭銜只是胡潤富豪榜的官方粗略統計。新加坡有很多中國富人,很多中國人賺錢去新加坡過著很潇灑的生活。很難說張勇是不是新加坡的首富。在新加坡,還有一個富有的中國人,那就是黃廷方。在新加坡,每個人都認識黃廷芳,就像在香港,每個人都認識李嘉誠一樣。
據相關機構統計,每六套私人住宅中就有一套是由黃廷方的公司建造的。2010年黃廷方去世後,他的大兒子黃志祥就掌控了香港業務,次子黃志達掌控了新加坡業務,兩兄弟在新加坡首富的位置上坐了10年。直到張勇移民,黃氏家族才稍下來。
黃廷方一直很低調。“如果我的照片見報,人們就知道我是誰,知道我有錢,就可能綁架我。如果我被人綁架,然後被殺害,我所有的公司就會垮掉,那我的家人該怎麽辦?我有我的顧慮。”黃廷方曾如此解釋自己的低調。
目前,新加坡的中心城市、遠東廣場和幸福商業中心都是由黃氏家族建造的。在當地開發之前,黃廷方來到新加坡,大規模地囤積土地,先後將其發展成爲商業中心和住宅樓。
黃廷方初到新加坡時,身無分文。他的祖籍是福建省莆田。清末民初,莆田人到東南亞旅遊十分普遍,也被稱爲“出境遊”。黃西的父親在新加坡開了一家醬油廠,並把醬油業務帶到了東南亞地區。醬油生意被黃廷方繼承後,逐漸穩定下來,黃廷方把錢投入了房地産,他對投資房産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說:“凡是地圖上看不到,人口又多的地方,土地肯定值錢。”
上世紀70年代,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提速,華商的資本得到了跳躍式的發展壯大。黃廷方把目標瞄向了香港這個國際化金融中心和物流樞紐,1972年6月創建信和地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並于當年7月在香港股市挂牌上市。
這位“過江龍”可說是香港地産不折不扣的“超級大好友”:1991年黃廷方以12.5億港元奪得沙田住宅地王;1993年以39.4億港元購下畢架山龍坪道住宅地王;1997年以天價118億港元奪得小西灣藍灣半島地皮,創下當年賣地最高紀錄。黃廷方出手既快又准,令其他地産商咋舌。
後來香港政府在尖沙咀東部大規模填海時,黃廷方又大手筆出手,買下多塊尖東填海地皮,不但將紅磡與尖沙咀連成一線,而且將尖東打造成購物地帶,將尖東由昔日一片爛地,發展成爲目前九龍商業核心區,令他有“尖東地王”之稱。
除了通過醬油生意積累的原始資本,黃廷方一生都從事房地産,在香港和新加坡開發了許多項目,去世後給他的孩子們在這兩個國家留下了700多處房産。尖東投資案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還在揣摩他在這塊彈丸之地上的下一個目標時,黃廷方卻出人意料地將目光瞄向了幅員遼闊的內地。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黃廷方、黃志祥父子就開始關注內地的經濟發展。深圳市政府在短短幾個月內,連續嘗試了出讓土地使用權的三種方式,國有土地開始走向市場。而在這些土地交易中,黃廷方的信和置地便是其中的參與者。稍後,福建的廈門開始有價出讓土地,信和集團又以壓倒性價位標下了廈門推出的五個地塊中的四個,在內地的地産投資速度進一步加快。
黃廷方一直看好中國的發展,甚至中英談判時,很多人都抱有不確定性,黃廷方卻穩如泰山。後來黃廷方的兒子又跑到內地的廈門、莆田買下很多房産和地産,同樣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黃廷方對慈善事業非常慷慨。捐款也不愛出風頭,只會以“無名氏”的名義捐款。受訪者說,每當黃廷方閱讀新聞,看到社會上有哪些可憐人,他的憐憫之心就會油然而生,經常會拿錢要求記者把錢轉交給這些窮苦人。不過,他每次都會要求身份保密,只說是“無名氏”。
黃廷方父子在致富的同時,時刻關注祖國和家鄉的建設,曾出巨資,邀請日本著名設計團隊,爲家鄉媽祖城和如意島的建設提供整體規劃設計。爲莆田的經濟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理應彪炳史冊,光耀汗青。對于新加坡的這條“過江龍”,大量抄底房地産市場,留給子女700多棟物業,你有什麽看法?
文:菲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