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對手頭工作感到厭倦,希望開啓更富有成就感的職業生涯,也許朋友們會善意地提醒你:是時候追尋自己的興趣所在了。
在亞馬遜商城輸入“Find Your Passion(發現你的愛好)”或類似關鍵詞,能夠搜索到500多本自我提升的相關書籍。
除了各類書籍,這類勵志話題也常見于各大高校的畢業主題演講中——仿佛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工作就再也不會枯燥無聊。
初衷當然是好的,但這樣的建議真的有用麽?
”
近期,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耶魯-國大學院(Yale-NUS College)和史丹福大學的學者共同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尋找興趣”背後所暗含的信息,可能會縮小我們的興趣範圍,甚至阻礙我們探索新的興趣所在。
事實上,比起“尋找興趣”,“培養興趣”應該更有用。
教授簡介
Paul O’ Keefe
耶魯-國大學院
心理學 助理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管理系 禮任助理教授
美國·杜克大學
社會心理學 博士
研究領域:社會心理學、目標與動機
初看之下,兩者的區別僅僅是表述略有不同。但關鍵在于興趣並非原本就在一個人的身體裏,等著被激活或發掘;相反,興趣的培養需要一個積極探索的過程,認識到這一點對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很有意義。
在新加坡致力于成爲創新型經濟體的背景之下,這一點尤爲重要。跨學科思維以及能夠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發展和追求新的興趣愛好保持開放態度,無疑成了一個十分必要的前提。
在我與Carol Dweck、 Gregory Walton合作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文章中,我們共同研究了這一課題,探求“尋找興趣”背後暗含的信息到底怎樣限制興趣的廣度以及興趣所持續的時間。
或許有這樣一種常見的解讀:我們的興趣和熱情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它們數量有限,就像神秘的寶藏一樣等待發掘。
另一種看法是,如果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追尋它的過程必然會輕松又愉悅。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一旦遭遇挑戰和挫折,人們就會擱置不切實際的想法,把個人愛好放到一邊。
我們的研究對比了兩組觀念不同的群體,探索他們如何培養興趣。其中一組參與者認爲,興趣與生俱來;而另一組則相信,興趣可以通過投入時間和精力來逐步培養。
爲了測試這兩種心態對興趣的影響,我們招募了近500名學生參到一系列實驗之中。
實驗1
在第一項實驗中,我們將學生分成了兩組,一組學生對理科、數學等學科感興趣,而另一組學生的興趣主要是人文藝術方向。
我們要求每名參與者都閱讀兩篇指定文章,一篇與科技相關,另一篇爲文學評論。通過分組,所有參與者都分別閱讀了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內容。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調查評估了這些學生對“興趣與生俱來”和“興趣後天培養” 兩種觀念的認同程度。
結果表明,對“興趣與生俱來”觀點越認同的人,在實驗裏對自己興趣之外的文章越不感興趣。
在另一項實驗中,我們主要研究的是影響新興趣培養的因素。
實驗2
我們爲學生們播放了一段關于黑洞和宇宙起源的趣味動畫,大部分學生對視頻非常有興趣。
那麽隨著參與難度的提升,他們的興趣能否保持下去呢?
隨後,學生們被要求閱讀一篇相同主題的專業論文,他們的熱情也隨之消散。
不過,比較而言,相信興趣與生俱來的學生的熱情消退得更快。事實上,他們已經失去了興趣。
總而言之,實驗表明,在面對極具挑戰性的難題時,那些認爲興趣與生俱來的學生更傾向于放棄新愛好。對于他們而言,這些困難或許意味著該領域並非真正的興趣所在,正是這一心態阻止了他們探索新的領域。
相反,認爲興趣可以後天培養的學生對新事物更開放,即使面對困難也能夠保持自己的熱情。在培養新興趣的時候,他們已經預估到將要面臨的困難。
我們的研究也表明,在討論興趣時,選擇恰當的表述十分關鍵。
如果想要鼓勵他人培養興趣,應當注意避免讓對方誤以爲這是個被動接受的過程。實際上,興趣的培養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和熱情,保持開放的思想,並投入相當的時間、精力和毅力。
對追求和培養興趣保持現實的態度,並且認識到這一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更有利于我們保護自己的熱情,並且減少面臨挑戰選擇放棄的可能性。
在教育領域,相信興趣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學生可能更投入、更具熱情,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樣,他們對新事物的開放態度,也有利于融會貫通各學科的知識。
我們的研究表明,未來有必要探索如何提升依靠後天努力培養興趣的心態,從而爲職業生涯和個人成長帶來積極影響。
相關研究對于處于學生性格形成時期的高等教育階段十分關鍵。
如果能夠找出建立“興趣後天培養”心態的關鍵,無疑有利于推動學生積極探索,將時間和精力用于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並且不輕言放棄。
比起“尋找”興趣,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發展”興趣。
文章英文版原載于The Business Times,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爲Your passion isn’t waiting to be ‘found’. You need to develop it
作者:Paul A O’ Keefe,爲耶魯-國大學院心理系助理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心理系禮任助理教授
翻譯:楊珏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