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單選題往往是容易的題型,現實生活中每道單選題卻都不容易,比如下面這道題:
A. 等待升職
B. 跳槽漲薪
C. MBA Offers
今年7月,我帶著我的“選擇”來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啓了MBA之旅。
作者簡介
黃河丨Hera Huang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MBA 2019級
CUHK理學碩士
曾任聯合利華(中國)高級食品研發工程師
挑戰比想像中更大
來到NUS校園的第一天,是欣喜的。
鳥鳴蟲悅的綠色校園,嶄新的UTown宿舍,多功能圖書館,視野極佳的健身房和遊泳池,讓從工作回歸到校園生活的我無限憧憬未來生活。
然而開學第一周,卻並沒有時間享受這些,迎接我的是NUS MBA經典項目——Launch Your Communication Boot Camp(LYC)。
從早到晚,每天至少十小時的時間裏,我需要進行深度地自我反思並積極與組員溝通,內容模塊設定從個人溝通表達到特定商務場景談判,向25位來自12個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組員闡述自己的觀點,接受他們的即時提問反饋。同樣,也要在其他組員論述觀點的時候,給到建設性的實時反饋。
LYC 來自12個國家的組員和教授們
一周之後,必須要說很感謝這個高強度的集訓過程,很多問題在之前工作中確實遇到過,通過這次role play,我在虛擬的情景中找到了打開處理現實問題的大門的鑰匙。
同學們對彼此的反饋都很真誠,最難忘的是大家做deep sharing的時候,會像多年好友一樣和learning partner分享自己曾經經曆的種種困境,從partner的角度得到的不只是安慰,更多的是給到我啓發性的建議,真正地high challenge, high support!
LYC結束後, Hera 與“deep sharing”過的組員們大聚餐
同學比想像中優秀
我本身非金融專業背景,之前也預想過自己的學業壓力,可能會比有相關背景的同學要大很多。
第一學期的核心課程,一半都是金融財務類的,平時討論做作業的時候,經常遇到坐在左右手邊的同學,來讀MBA之前就出身“四大”其中的兩所。
感受到壓力存在的同時,更多的是日常同學間的互幫互助。遇到難解的問題,總有行家同學耐心解答,舉出各種生動的例子幫助我理解抽象的金融概念。
我有時露出疑惑的表情,有旁邊同學看到,就會主動伸出援手。無論他們之前是公司創始人,會計事務所合夥人,還是資深投資經理,作爲同學的他們,都是真誠可親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MBA課堂
當然,面臨産品生産營運類的課程,我過去的産品研發和項目管理經驗,也能幫助其他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同學分析理解案例,便于大家在討論的時候,精准分析潛在市場規模,確定潛在客戶群體,制定優化的營銷方案。
Hera與她的其中一門課的組員們
當然,同學們的討論交流也不局限與課堂內容,課後的交流,從股市風雲到創業經曆,紙上得來終覺淺,靈感常于起不經意閑聊間。各取所長是創新進步天平上的最重砝碼之一。
資源比想像中豐富
除了應對課業,我們還常常要在玲琅滿目的career event, workshop, industry speech中做決擇。國大商學院平台上每天都呈現很多優質資源,每天打開郵箱看到活動推送郵件時,都要感歎一聲——如果一天可以有48小時就好了!
剛剛開學一個月,目前,我參加的活動還很有限。career service舉辦的workshop主要針對求職技能進行指導。而像LVMH 公司宣講,讓我了解了奢侈品行業和之前從事的快消行業在供應鏈環節的共通之處和差異性需求,之後公司還會邀請同學們去實地考察,如果時間允許,很希望去探索更多新的領域。
即使課程時間和活動沖突,學校提供的網上資源也足夠多樣化。我剛剛在同學的推薦下注冊了J.P. Morgan的webinar,准備周末時間消化這一部分的信息營養。
雖然orientation week上,學校已經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詳細介紹MBA項目,但是還有很多項目的細節後續,一直在豐富。
MBA第二學期的Global Immersion Trip (GIP),將由學校老師或學生的帶隊,去到不同的國家考察其不同領域的公司,跟他們的高層直面交流,我很期待這樣的思想火花碰撞,應該會有很不一樣的收獲。
除了GIP項目,還有很多公司給MBA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及合作創業項目的平台。NUS也和全球各大名校合作,互相提供交換以及修雙學位的機會。
時間有限而資源無限,我希望發掘自己更多的潛能,爲自己量身打造一段自我探索之旅。
開學第一天,在微信朋友圈記錄一下這個新起點
圖文:Hera Huang(The NUS MBA 2019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