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新加坡一直以中英雙語並列爲第一語言的教育爲人津津樂道。然而,在分流教育的體制下,華語教育逐漸式微。究其原因,是由于英語成爲認同國家身份與精英身份的重要依據,而華語只是種工具。華語教育的局限性,也使其在家校環境中遭遇惡性循環。當失去了雙語教育的優勢,新加坡教育對于中國家長來說,是否還有足夠的吸引力呢?
“繼續以特選學校母語教育,守住文化底蘊和優良價值”,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特選學校 40 周年紀念會上用中文和英文分別說了一遍,台下不乏憂心忡忡的華人家長。
特選學校是改制之後的華語學校,這裏的母語指的華語。在特選學校,中英文並列第一語言,這點與主流學校以英語爲主不同。
特選學校頗能代表新加坡久負盛名的雙語教育,對于這幾年爲中文教育衰退而擔憂新加坡華人,王部長的話可能是一顆定心丸。
但定心丸的效果很有限。
吉姆·羅傑斯爲了雙語環境定居新加坡的故事人盡皆知,但去年在舊金山一次活動上,他卻吐槽說:新加坡人英語講得一般,漢語也不好。
以至于在“重點學校”南洋小學,學校活動的主持人都需要他金發碧眼的女兒——小蜜蜂來出任。小蜜蜂一口播音腔跟新加坡的關系不大,她的啓蒙老師是紐約的一名福建移民,中文老師也是來自大陸。
另一位新加坡陪讀了兩年的中國媽媽也感歎,“本來爲了追求國際教育來到新加坡,沒想到現在爲了中文教育又回國。“
孩子在新加坡讀了兩年,英語確實有進步,已經能說成段的英文。但最大的瓶頸是中文,新加坡的中文課程對中國家庭來說太淺了,政府學校小學畢業生的中文水平跟國內三年級學生差不多。
新加坡雙語優勢沒想像中強,不僅是外國家長的感受,更是新加坡社會自己的認知。
新加坡本地華文網站紅螞蟻前日曬出一張照片,是新加坡中區市長給中區社區居民的寄語。
內容應該是由英文翻譯成多種語言的,照片裏馬來文翻譯是對的,但中文翻譯裏卻出現了“紀念新加坡建國200周年”的字眼,連“建國”和“開埠”都分不清。
早前一年一度的華文教育推廣會,“聽說讀寫” 寫成了 “聽說’渎’寫”。官方華語水平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人。
圖片來源:紅螞蟻
華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76.2%,按理說這麽大比例的華人營造中文環境輕而易舉,而現實卻是華語日漸式微。雙語教育實施了幾十年,政府講華語運動年年搞,新加坡人華語水平還是很一般。
關于新加坡人雙語優勢不再的原因,《聯合早報》報道,南洋初級學院前院長馮煥好認爲是“我們自己不重視華文話語而放棄掉的”。
這其實也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
在英國殖民時期,華人移民集資設立華校,逐漸形成 “小學—中學—大學”這一完整的華文教育鏈。華校校友會聯合會會長潘國駒說,在五十年代的頂峰時期,本地華校多達283所。
1965年新加坡獨立,英語被選作行政語言。這既是因爲被英國殖民已經形成的英語基礎,也是爲了協調多種族矛盾。把英語作爲通用語言,更容易爲各種族民衆接受。
而且作爲港口,新加坡想要發展只有開放,使用英語便于和全球交流,促進貿易往來。
爲了促進英語發展,新加坡開始逐步強制實施雙語教育,即“以英文爲主,母語爲輔”的政策。並且,李氏政府向來忌憚高等教育中的華語語文,會成爲執政障礙,采取一系列措施根除中文教育。
在重英輕華的背景下,掌握好英語其實才是新加坡人在體制內和社會成功的關鍵。因此,華語便陷入越推廣越邊緣的境地。
到1978年,華人子弟上英文學校和華文學校的比例達到了8∶1,華校不斷失去生源。等到1980年南洋大學被關閉,傳統華校正式宣告終結。
新加坡在選擇語言之時是有很現實考量的,官方語言英語是考量接軌國際及多種族共存需要下的選擇,而華文的生存也多虧了中國的崛起。
在華語因爲其實用性降低而逐漸式微之後,李光耀又倡導華人要“少說方言,多講華語”,因爲“如果中國的四個現代化成功,她的貿易相當大,到時候說華語方便,講福建話沒用,所以文化上對我們有利,經濟上也是有利。”
爲了防止華語消失,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將九所中學確定爲特選學校,這些學校把英語和華語同時作爲第一語文。
然而,特選中學的老師上課時,主要還是用英語。即便特選學校的隊伍後來不斷壯大至目前的26所,但這種補救措施效果有限,大衆華語教育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爲了進一步培養華文專才,新加坡政府又在5所高中開辦華文語文特選課程。近日,新加坡教育部長宣布,從明年起將語特課程擴大到初中階段,更早地培養學生對母語和文學的熱愛。
不過華語使用範圍越來越窄,這種簡單粗暴的華語培養方式,也並不能改變問題的本質——英語才是認同國家身份的重要依據,華語只是種工具,或者更貼切地說只是一門課程。
圖片來源:新加坡眼
華語課程在學校裏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
除了雙語,新加坡教育的另一大特點是“分層”。
六年級小學畢業,學生會參加離校考試,必考英語、母語(華語)、數學和科學四門科目。因爲華語成績會影響升學結果,所以學生基本上還是會好好學習這門課。
小六會考成績前10%的學生,會被分流到六年制直通車課程,只要通過A水准考試就能上大學。其余學生會根據成績分入四年制快班和五年制慢班,並在結束時參加O水准考試。
考完繼續分流,想上大學可以繼續上初級學院(高中)然後考A水准,最終篩選出最優秀的5%進入大學就讀。
其中,小學階段必修華文,程度好的學生還可以在五六年級選修高級華文。而到了中學,只有達到小六畢業會考成績前30%的學生,才能選修高級華文。
選修高華課程的高門檻將很多學生拒之門外,對整體華語水平的提升自然不利。
一位在新加坡政府中學教了4年華語的老師給了自己的看法:
現行很多政策都是“現在努力學習華文,是爲了以後不學華文”。
因爲小六會考裏華文是必考科目,直接影響未來升學結果,所以學生還會認真學習。到中學後,基本上中一中二仍然必修華文,並且如果能在O水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可以有減分優惠,在選擇初院時更有優勢。
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學華文的熱情。學生普遍認爲華文難學,因此教育部一再降低試題和課程難度,給程度低的學生開設更簡單的華文B課程。而難度低、應試性強的考試,更是直接打消了學生積極性,讓他們對華語更不重視。
還有家長在參加完南洋小學家長會之後表示大吃一驚。在說明華文課程時,華文教師全程用英語來解釋相關事項,PPT也全部是英文,整個過程沒有任何一句華語。
除了在學校裏不被學生重視,華語在華人家庭的使用也越來越少。
2015 年的住戶調查報告結果,宣告了英語在新加坡家庭日常用語中所占比例首次超過華語。《聯合早報》2017年發起的一次調查則顯示:七十八名受訪家庭中,89.2%會選擇用英語,用華語的只有63.1%。
在2017年的調查中,多數年輕華族家長雖有能力用華語跟孩子溝通,最終卻選擇用英語溝通。這其中,有人擔心用華語會影響親子關系,而妥協使用英語;有人則表示孩子華語詞彙量不夠,難以溝通。
英語教育的普及,早就使年輕一代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逐漸西化。他們只接受過英文教育、認同西方價值觀,對華人文化非常陌生,更不可能通過數量有限的華語課程對華人身份産生認同。
特選中學和語特表面上傳承了華校精神,培養熟悉華語和華人文化的學生,但無法改變英文爲尊的大環境。跻身精英階層,英語必不可少,華文則屬于錦上添花。
紅螞蟻認爲,一邊肯定母語的好處和重要性呼籲學生學習母語,一邊又怕母語(種族身份)威脅到英語(國民身份)的地位,所以母語所有的好處和重要性,成了次要、可選擇、可廢棄的東西。這是教育部推行母語教育最大的矛盾。
新加坡人的英語能力,在亞洲國家中確實很突出。
根據2018年英孚教育對全球88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的成人英語熟練度調研,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新加坡的雙語(及雙語以上)家庭比例也在70% 以上,但細究起來,華文水平這幾年是有所下降的。
隨著中國中産階級在子女教育上獨霸全球的投入水平,新加坡的英文教育乃至雙語教育,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家長面前還有多少吸引力,需要打個問號。
即使鄰國馬來西亞相比,後者對華語認識也要更加偏向文化層面,而不是出于利用中國經濟發展的功利目的。
傳統華校的破壞已經不可逆轉,指望有限的特選學校和語特課程來重現當初的華語水平明顯不現實。
如果英語不夠標准,中文教育不如原生環境,對華語文化的熱情還不如大馬,那麽向來以雙語教育作爲特色之一、與國內一流國際學校差不多收費水平的新加坡教育對就難免要打些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