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融合理事會10周年大會
在不久前舉行的國民融合理事會10周年大會上,新加坡國際商會總裁米洧德提到34年前,他到新加坡的首個深刻印象。他說,不同種族的人可以一起社交和工作,令他大爲驚訝。
新加坡國際商會總裁米洧德
“這和1980年代的英國很不一樣,和我生長的北愛爾蘭也大不一樣。這和我來新加坡以前,在快脫離英殖民地的香港工作的經驗也不同。新加坡讓人耳目一新,我喜歡這裏的平等主義,不必在意我是哪個種族。”已經入籍新加坡的米洧德說,這是讓他以身爲新加坡人爲榮的重要原因。
說到融合,他以已有182年曆史的新加坡國際商會爲例說,這個商會在前100年只代表英國和歐洲公司。在新加坡獨立後的最初20年,也只代表由政府邀請來發展新加坡的跨國公司,但如今,在600個公司會員中,半數是新加坡人持有的公司。
他認爲現在的商業環境,需要不同的想法來創新,與時並進。雇主在招聘時看重的一個工作態度,是必須能合群協作。
是什麽把我們拉在一起?
國民融合理事會配合10周年慶典,出書感謝推動融合的各界人士。右四爲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
這個大會聚集了200名來自88個社區團體、移民社團、本地和國際學校、公司、商會和工會的代表。他們當中,很多都出席了國民融合理事會先前主辦的“是什麽把我們拉在一起?”的小組討論,分享如何增進社會融合的看法。
在全球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高漲的當下,新加坡人如何看待在這裏工作、讀書和生活的外國人呢?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與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在去年8月至今年1月,對4000人展開了相關調查。
高達90%受訪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認爲,不同國籍的人住在同個鄰裏,是好事。87%也認爲可以從移民身上學習到不同文化,不過67%覺得移民在融入新加坡的生活上,還不夠努力。
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
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在大會上,分享這組新數據時說,和五年前相比,國人對新移民的接納度保持平穩,並有較多不同種族的親密朋友。
他說:“面對經濟放緩的情況,國人或許更難找到工作,也容易和外來移民作比較,這或許讓一些新加坡人感到不安。但數據顯示,大多數國人都了解新加坡需要外來人力以保持競爭力。新加坡並不是一個排外的國家。”
至于國人認爲移民在融入新加坡方面,做得不夠,他認爲可能是視角問題。“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移民的貢獻,例如他們也參與社團和社區工作。”
新移民還可以做些什麽?
是的,在融合問題上,可以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過去,爲確保新公民融入本地社會,新公民在領取公民證書前,必須參加名爲“新加坡公民之旅”的活動,上網了解新加坡曆史與政策,參觀我國曆史古迹與重要景點,並參加分享會。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在大會上致詞時宣布,政府將成立工作小組,集合國人的意見,更新新公民引入計劃的活動內容,包括編寫反映國人價值觀、社會常態、以及共同文化與國家曆史的內容,協助新公民更好地融入本地社會。
然而,融合其實是每個機構,每個人在每天的日常上可以做的事。共13個機構及三名個別人士,獲得國民融合理事會頒獎表揚他們在促進社會融合上的貢獻。其中包括主辦“我的新加坡未來”微電影大賽的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這個項目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因共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創作,分享他們的新加坡夢。
主辦“我的新加坡未來”微電影大賽的宗鄉總會獲國民融合理事會表揚,傅海燕部長(右)頒獎給宗鄉總會代表——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吳緯缌(中)、運佳博士(左)
新加坡管理大學則幫外地學生配對本地家庭,讓這些在異鄉的學生感受到家庭溫暖。校方也爲外地學生安排國際營和分發幫助他們融入本地生活的手冊。
竹腳婦幼醫院主辦的“文化日”集合了550名本地和外籍護士,參加以新加坡爲主題的問答比賽,讓職工更了解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以及如何處理不自覺的偏見。
三名個人得獎者包括宗鄉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主席周兆呈博士。他除了舉辦一系列促進融合的活動外,作爲新移民組織的領導人,他也鼓勵新移民做出貢獻,並加強和本地社團的聯系。另兩名得獎人是保健服務雇員聯合會會長丹娜樂芝米,及印度教基金管理局執行長拉賈·瑟伽。
社交媒體成爲大會討論的焦點之一,其高速傳播和激發情緒的強大力量,受到高達關注。
融合,是長期而日常的工作。(圖片由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