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賈琦
來源 · 市界
▼
小米曾被譽爲“雷軍和他的兄弟們”,而今人們再次提起小米,或將稱其爲“雷軍和他的職業經理人”。
1月4日,繼聯想的常程之後,又一位手機圈猛將宣布加入小米: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將出任小米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兼銷售二部總經理。
對此,雷軍欣然表示道:“誠邀天下英才,共創新的十年。”
只是,有人來就得有人走。
2019年11月,在剛剛發布了Q3財報之後,雷軍以內部信的形式,明確宣布了小米集團內部人事的重大變動。其中,一代老臣黯然離場,而新一批職業經理穩步上位。
過去一年裏,手機市場激烈震蕩,已然從百家爭鳴過渡到了華爲、OPPO、vivo和小米四強爭霸的時代,隨著腰部廠商的退去,其中溢出的人才不得不找尋新的出路。
相比于另外三家廠商,小米憑借其開放的姿態以及低門檻的企業氛圍,更加受到相關人才的青睐。
互聯網創業明星變爲了集團企業家,激情的創業團隊被職業經理人所取代,在職業化,理性務實的人事策略下,小米的味道悄然改變。
01 但見新人笑
“盧十瓦”盧偉冰,“萬磁王”常程,“大嘴”余承東,“行業冥燈”羅永浩……
這不是複仇者聯盟,這是近年來手機界的真實寫照。戲谑的诨號下,記錄著手機圈的幾位大佬們在微博上的經典“嘴炮”營銷。
1月2日,常程離開聯想手機加入小米集團的消息更是圈裏的大新聞。一進一出之間,盡享熱度。
▵ 原聯想集團中國區移動業務負責人 常程
自從常程開始接手聯想手機部門之後,爲了能讓已經在市場盡顯頹勢、遠離主流的聯想手機重新進入公衆眼簾,常程多方“蹭熱點”。
在過去的一年半裏,哪裏有友商的熱度,哪裏就有常程帶著聯想手機前往“碰瓷”的身影,而“萬磁王”的雅號,便得名于此。
▵ 常程吐槽小米8青春版沒有無損光學變焦
先于常程整整一年加入小米集團的前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則同樣在過去一年裏,在微博上火力全開,賺足了發燒友們的眼球。
▵ 小米中國區總裁 盧偉冰
現如今,二人聚頭共事,更是被網友調侃爲“磁爐”組合,正式合體。據小米集團的任命文件顯示,常程將作爲小米集團的副總裁,負責手機産品規劃等工作。
事實上,無論是常程還是此前盧偉冰的加入,其本質都是手機市場在進入巨頭時代後,行業大洗牌在人事變化上的投影。
相比前些年的百家爭鳴,經過數輪洗牌後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然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格局。當年風光無量的“中華酷聯”(中興、華爲、酷派、聯想)如今只剩華爲一家,而魅族、錘子、360手機等腰部企業也已然在殘酷的2019年裏畫上了句號。
現如今在國內的手機市場裏,華爲、小米、OPPO和vivo四強爭霸的格局已然穩定形成,而行業洗牌的過程中,除了大量的解散裁員以外,也會出現諸如盧偉冰、常程等拔尖人才的流動聚集。
常年關注手機領域的發燒友楊旭對市界表示:“就常程和盧偉冰來說,他們推出的産品和言行方式其實一直都很貼近當下的年輕人以及消費者市場。但現在的手機市場,已經過了那個個人英雄就可以攪出動靜的時代了。”
“在手機圈裏,人才唯有和品牌聯系起來,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出其價值。”
至于網友們喊話“羅永浩也應該加入小米”的說法,楊旭則笑道:“其實對老羅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可惜他的性格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 錘子手機創始人 羅永浩
在過去的一年裏,小米果斷地用紅米替代掉爭議中心的小米品牌,試圖對“屌絲機”的形象進行切割,使得小米品牌的質感得到了一定恢複。在對標“華爲+榮耀”的雙品牌策略的執行下,盧偉冰作爲紅米的品牌總經理,爲小米守住低端市場,做出了卓絕貢獻。
其中,Redmi品牌獨立後的首款産品Redmi Note7,上市四個月全球銷量破千萬,成爲小米曆史上銷量最好的産品之一,K20系列手機發布首月銷量過百萬。
要知道,2019年的國內手機市場面臨著華爲體系的猛烈進攻,而小米得以在2019年頑強生存下來,盧偉冰和他的紅米功不可沒。
因此,在2019年底的人事變動上,盧偉冰被提拔爲了中國區總裁,意味著其進一步深入到了小米集團的權力核心,成爲第二代實權人物。
此外,小米集團的海外征程也頗爲亮眼。手機海外發展不僅穩住了印度市場近30%的市場份額,小米電視也成爲市場第一,並在東南亞其他國家也都有較好表現。
基于此,對國際業務領導有方的王翔,也由小米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晉升爲了集團總裁,進一步實現了管理團隊的年輕化。
以上,無論是王翔和盧偉冰的上位,或者是對常程、王曉雁等行業洗牌中溢出人才的吸收,都意味著小米正更成熟,更具專業化。
而這一切的背後,則必須要老一代的功勳之臣讓出位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黎萬強的離去。
02 聚散別離
黎萬強成爲今天的黎萬強,是在2009年某個陰雲密布的寒冷冬天。那年他三十二歲,已經在金山工作了10年,准備換一個方向。
此之前,他和雷軍約飯,在奧體中心一家叫“胖胖”的韓國料理。吃飯時雷軍問他辭職後什麽打算,黎萬強說,自己一直都喜歡攝影,准備開個影棚。雷軍一聽就笑了,說:“你別扯淡了,跟我幹吧。”
▵ 雷軍與黎萬強合照
2010到2012年,黎萬強負責MIUI整體研發、設計和運營,2011年組建小米網,負責小米手機的運營、營銷、服務、電商、物流等業務,其間,還創造了包括F碼、米粉節、手機控等與小米相關的熱詞。
系統、硬件和電商平台被認爲是小米互聯網模式的三個必要條件,而一手打造了MIUI和小米網的黎萬強可謂功不可沒。雷軍曾評價他“小米創業五年,阿黎已成功拓荒兩次。”
有人曾評價說,“微博崛起之後,最大的獲益者是小米”,原因即在于小米集團憑借著微博帶來的互聯網營銷,以粉絲經濟起家,其創新式的營銷打法,爲小米節省了巨大營銷費用。
而黎萬強對這一模式貢獻頗豐。2014年8月,黎萬強撰寫的《參與感》一書爆紅,是很多人學習小米互聯網模式的必讀書籍,其中“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的戰略方式令所有人都爲之耳目一新,而黎萬強也因此被奉爲“移動營銷之父”,影響力達到頂峰。
盡管這本書得到了雷軍本人的親筆作序,但隨後,雷、黎二人的關系開始變得有些微妙。據說出版後沒多久,小米便不再鼓勵在公司內部傳播這本書。
後來,黎萬強離開小米,閉關學習。據媒體報道,黎萬強有段時間在北京順義的家中,反複地看梭羅的《瓦爾登湖》和瓦茲的《心之道:致焦慮的年代》,還自駕去了一趟雲南,拍照、發呆、思考人生。
2016年初回到小米後,黎萬強並沒有獲得核心職位,一直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等非核心業務,並在2019年年底終究再次離職。
11月29日下午,黎萬強在微信朋友圈發聲稱,自己正式離開小米了,說一聲道別,祝福小米越來越好。“近10年征程,感謝雷總,感謝小米並肩作戰過的兄弟們,感謝所有媒體朋友、合作夥伴的擡愛和支持,還有天南海北給過我建議和鼓勵的米粉朋友!還有我老爸5點摸黑起來煮的那鍋開業小米粥,謝謝這滾燙沸騰的10年!”
▵ 2010年小米的初創團隊
說起黎萬強老爸熬的那鍋小米粥,這已經成爲了小米集團初創時的一件文化標志,小米成立的當天,包括雷軍和6位聯合創始人在內的14位夥伴,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從此開啓了這段轟轟烈烈的征程。
可現如今,小米的聯合創始人中,除了雷軍,僅有王川一人仍在業務一線。
林斌是雷軍找的第一個人,時任谷歌全球工程總監的他在和雷軍的聊天中透露說“自己想創業做一個互聯網音樂的項目”。
▵ 小米集團副董事長 林斌
雷軍聽後大喜,對林斌說:“音樂我們投點錢,別人幹就可以了,沒意思。咱一起做點更大的事情吧。”
黃江吉則是林斌在微軟的舊同事。
在北京知春路上的一間咖啡館裏,雷軍、林斌和黃江吉三人坐在一起聊天。初次見面,雷軍對于創業的事兒只字不提,只是和他一起聊各種電子産品。
後來黃江吉回憶說,“當時我以爲我是Kindle的粉絲,但是沒想到雷軍比我更了解Kindle。當時爲了用Kindle,我還自己寫一些小工具去改進它,結果沒想到雷軍也是這樣的瘋狂,他甚至把一個Kindle拆開,看裏面的構造怎麽樣。”
在那場長達幾個小時的面談中,黃江吉當場斷定,對面坐的兩個人是要做點什麽事情的,雖然他彼時還不知道他們具體要做什麽,但是在臨走之時,他放下了一句話,“我先走了,反正你們要做的事情,算上我一份!”
此外,長于工業設計的劉德也與雷軍開始了接觸。在那場長達6小時的見面會上,雷軍告訴他要做手機,並稱“這是個巨大的機會”。
一個月後,劉德決定all in,“雷總給大家‘忽悠’的這個願景也是足夠好,那就幹呗。”
而周光平的加入,則稍顯波折。在這之前,小米已經聚齊了各方人才,唯獨找不到硬件方面的專家。周光平從1995年開始就在摩托羅拉工作,是做手機方面的專家,但已經55歲高齡。剛開始有人推薦他的時候,雷軍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但盡管如此,雷軍還是嘗試見面約談。有一天,正在出差的雷軍突然接到林斌電話說,“周博士同意了!”終究是解了小米的燃眉之急。
那時的小米剛剛起航,滾燙的小米粥下,是一顆顆滾燙的心。
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如今,在2019年年底的人事結構調整中,林斌擔任集團副董事長,其精力將從一線業務轉移到董事會層面。
負責生態鏈業務,曾被譽爲“小米生態鏈之父”的劉德,改任組織部部長,全面負責小米公司的人力與行政體系,類似于紀律委員的角色,也自此退居二線。
2018年4月,就在小米IPO前三個月,雷軍發布內部信稱,黃江吉和周光平辭去公司職務,離開了小米,理由是“因爲個人原因,選擇了新生活”。
但也有說法稱,黃江吉是由于其負責的小米路由器的業務失敗,使其在小米內部的地位直線下降。
周光平則是因爲其“居功自傲,喜歡用賭氣威脅的態度討論問題”,“直接導致小米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緊張”。
創業初期,熱血純粹,如同少年。而啓程之後,在一樁樁具體的人和事上,兄弟情終究還是迎頭撞上了冷冰冰的現實。
03 小米成年之後
對一家企業來說,上市就是它的“成人禮”。
在那之前,你可以有幻想,可以有遠景,可以有飛到天邊的夢。但上市之後,你就必須像個成年人那樣,滿足更多的人(投資者),對你更加具體的期待。
雷軍在香港路演時,說過一連串至今看起來都很誇張的話。
▵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
“小米是全球罕見的,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
“我不 Care 小米是不是互聯網公司,我要騰訊乘蘋果的估值,因爲小米是全能型的。”
“小米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公司,是一個新物種。”
如今的我們都知道了,小米沒有拿到騰訊乘蘋果的估值,17港元的發行價下小米的估值僅490億美金,盡管如此,小米如今的市值也遠低于剛剛發行的時候,成爲了“年輕人第一支被套牢的股票”。
長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中國手機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殘酷時刻,更使得小米這一年變得異常難熬。
首先來看智能手機業務。2019 年,由于華爲在國內市場的積極進展,以及小米自身在4G、5G手機過渡周期的審慎經營行爲,使得小米手機業務在國內市場明顯承壓。
但展望2020年,考慮到5G帶來的換機潮,以及小米自身雙品牌(盧偉冰)、海外市場的拓展(王翔),相信小米手機業務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此外,前不久剛剛推出的紅米新機,更是首次將5G手機直接拖入了2000元以下的價格區間,這一消息更是給了投資者信心。
在IoT硬件業務上,目前小米已經穩居國內智能電視銷量 TOP 1,並在筆記本電腦、大家電、生活小家電等領域積極布局。
眼下,業內普遍認爲隨著5G技術的普及,物聯網時代終將帶來又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
雖然目前我們很難預測IoT領域中,誰會成爲引領下一個時代的爆款産品。但如果站在更高的視角,全球智能硬件産業正在昂揚向上已成爲市場共識,同時考慮到小米集團在該領域中的早早布局,以及下遊龐大的米家生態鏈企業,勝算可能更大一些。
2020新年伊始,雷軍也在全員信中表示,“小米將持續、全力的在‘5G+AIoT’上加大投入,預計未來5年資金投入規模將達500億元。”
盡管在手機業務和IoT領域中,小米的未來似乎都很樂觀。但是,阻礙小米沖向更高估值的禁锢卻仍舊沒有改變。
一直以來在投資人眼中,小米就是一家硬件雜貨鋪子。
而這種看法也自有其道理,根據2019Q3財報顯示,小米智能手機部分收入爲323億元,營收占比依然高達61.1%。
而無論是小米的互聯網服務還是IoT業務,都對小米手機有著極強的依賴。在産品競爭力上,蘋果和華爲都可以各種標榜自己技術創新和領先設計,而小米還是只能玩玩“極致性價比”的老套路。
就目前橫向看來,小米的獨特優勢依然還在互聯網式創新和應用運營能力等方面,但在“硬科技”角度,小米則只能算作勉力追趕,不至掉隊而已。很難說其有什麽突出優勢。
從結果來看,小米“賣硬件搭建生態,靠著互聯網服務收取利潤”的模式已然失色,即使在互聯網全球最發達的中國,該模式也很難支持手機市場的競爭。
生物學解釋,“人體的細胞,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由于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
而小米的成年禮,亦完成了此番蛻變。
2015年8月,黎萬強舉辦個人攝影展《花與樹的星空》。在影展之前,黎萬強即將回歸小米的傳言就一直不斷,而在那次影展上,他略顯突兀的回應稱,“最近有很多傳言,但這裏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消息,年底,我要回到小米。”
在全場的掌聲中,黎萬強接著說到“感謝我的老大、我的老師。”聲音有些哽咽的他又接著說了一遍“感謝我的老大、我的老師。”說罷,便向雷軍走去,眼裏泛著淚光。
4年後,這對曾經惺惺相惜的搭裆終究還是散了。
在2019年裏,雷軍展示出了強大的戰略定力,在國內壓力驟增之時,依然堅定不移地在海外“邊緣市場”深耕;而在人事方面,雷軍也展示出了近乎殘酷的理性,強調用人的專業性,同時不再像過去那些年一樣事必躬親,完成了從“創業明星”到“大集團實業家”的進化。
羅曼羅蘭說:我服從理性,有必要時,我可以爲它犧牲我的友誼,我的憎惡,以及我的生命。
商業帝國的拔地而起,也難免需要以友誼來祭旗,但這不全是壞事,商業需要它,投資者歡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