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禅相結合的産物,後爲道教所繼承,被視爲道教名山。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象征。
三山五嶽,是中國的曆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聖地。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禅相結合的産物,後爲道教所繼承,被視爲道教名山。“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恒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五嶽的說法始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封禅的理论估计起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则天,封禅活动在中原中岳嵩山。经过封建帝王的封禅历史,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中國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黃山、廬山、雁蕩山,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嶽之稱,唯獨這五座山尊爲“嶽”,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嶽來說,都位于萬裏母親河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榮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嵩高維嶽,駿極于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于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裏祭祀,僧人道士在這裏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裏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裏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衆多的人文遺迹,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歎。
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爲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禅、祭祀盛典。“五嶽”一說始于漢武帝。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爲高山“峻極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爲“五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一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爲掌管該嶽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于是,五嶽又成爲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爲主,成爲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是苏东坡所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的“仙迹”;而“五岳”则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东周文人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中岳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五岳”被誉为中国的“五大奇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征。“嶽”在東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嶽”。後來把主管方嶽的官吏與嶽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據道教典範《洞天記》雲:“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中原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嶽無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現了四嶽是無可置疑的。曆史上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豫、晉、陝、三省範圍,其所封四嶽都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春秋産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爲流行。由于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中國嶽山稱名始見于《尚書》。《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嶽,而無五嶽。四嶽山名見于經書者唯有東嶽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而不言为何山。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爲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所以嵩山爲中嶽,其他四嶽各隨其方,四渎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鹹陽時則五嶽、四渎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記。及秦並天下後,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爲名山五,即嵩山、恒山、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淮河。”《史記·封禅书》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嶽,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爲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綜上所述,漢之前五嶽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西周建都于豐、鎬,以華山爲中嶽:東周周平王東遷洛邑(洛陽)以後,又以嵩山爲中嶽,華山爲西嶽。只有東嶽泰山和北嶽恒山稱呼未變。至漢武帝時,確立五嶽制度,並登禮天柱山封爲南嶽。據《漢書·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诏書,確定以泰山爲東嶽,華山爲西嶽,霍山(即天柱山)爲南嶽,恒山(河北恒山)爲北嶽,嵩山爲中嶽,將南嶽由衡山移往霍山,至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才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重新诏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爲南嶽,廢霍山爲名山。北嶽恒山在漢、唐、宋、明時,皆在山陽的河北曲陽登禮,遙祭恒山(河北恒山)。明代中後期渾源利用河北恒山人文景觀損壞嚴重之際,僞造曆史,附會傳說,稱渾源玄武山爲恒山,向朝廷提出改祀,到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改祀北嶽于渾源。這就是五嶽。
五嶽名稱,始見于《周禮·大宗伯》和《周礼·大司乐》,至《史记》明确说岱宗(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高(嵩山)这五个大山。《尔雅》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把黄河南面的华山,西面的吴山(即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东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恒山,长江南面的衡山,视为五岳。郑玄注《周礼·大司樂》采用此說法。同是《爾雅》,又有第二種說法:泰山爲東嶽,華山爲西嶽,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潛山市)爲南嶽,恒山爲北嶽,嵩高爲中嶽。鄭玄注《周禮·大宗伯》采用此说法。邵晋涵《尔雅正义》说:冀州之霍山,与泰、衡、华、恒,唐虞之五岳也;华、岳、泰、恒、衡,周之五岳也;泰、衡、华、恒、嵩高,汉初相承之五岳也,泰、华、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金鹗《求古录札记》则认为:岱、衡、华、恒、霍太,唐虞夏之五岳也;岱、衡、华、恒、嵩高,殷之五岳也;岱、衡、华、恒、吴岳,周之五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