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是馬六甲海峽三個沿岸國,按說三國都能從門前的航運要道獲取好處,但各國情況卻有很大反差,不妨做個簡單對比:
印尼面積190余萬平方公裏,人口2.6億,是東南亞巨無霸,國民總值約1萬億。
馬來西亞面積33萬平方公裏,人口3200多萬,國民生産總值3500億,也還算富裕。
新加坡面積719平方公裏,人口560多萬,比香港還小,國民生産總值卻達到驚人的3200億美元,同馬來西亞相仿,是印尼的1/3,稱其富得流油不爲過。
相似的自然條件,整體資源遠落下風,新加坡卻當仁不讓成爲馬六甲三國首富。如此強大的造富能力,新加坡有什麽秘訣呢?
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
曾是馬來西亞趕出家門的“棄兒”
新加坡在曆史上遠非如今驚豔,明朝時稱“淡馬錫”,明末歸入馬六甲蘇丹國,之後葡萄牙、西班牙先後控制此地,最終落入英國手中,並將此建爲東南亞大本營。
馬六甲海峽總長1000多公裏,英國爲何選中彈丸之地新加坡苦心經營?該海峽寬窄不一,最寬處數百公裏,到新加坡這段最窄處僅37公裏,更加便于控制航道,丘吉爾曾自豪地將此稱作“東方的直布羅陀”。(扼守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通道,亦爲英國占據)
日軍侵入新加坡
二戰期間,日軍占據新加坡,並屠殺支持中國抗戰的華人數萬名。(對于抗戰,海外遊子付出了巨大犧牲)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馬來西亞國父東古阿都拉曼倡議下馬來亞、沙撈越、北婆羅洲、新加坡等聯合建國,新加坡並入馬來西亞。蜜月期是短暫的,合並後雙方矛盾開始尖銳,比如提高新加坡的賦稅、撥款卻不夠用;堅持國家權力由馬來人掌控,擔心華人動搖自身地位等。于是馬來西亞采取了一勞永逸的措施,將新加坡驅逐出國家體系。
昔日新加坡
被迫獨立的新加坡成了孤島,日子窘迫之極,連淡水都需要進口,他們又是如何走出困境?
馬六甲不只是唯一但絕對是契機
從東亞(中日韓)出發的航船,無論是前往世界油庫中東,還是去歐洲非洲貿易,經南中國海進入印度洋都會被狹長的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所阻攔,反之亦然。位于兩者之間的馬六甲海峽,就成了航程最近的通道。
昔日新加坡
新加坡是馬六甲最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南岸蘇門答臘(印尼)一線多淺灘泥沼,不適合建港。即便同樣位于北岸的馬來西亞港口,如槟城、馬六甲港,也未能取得新加坡的成就。
除了自然條件優越,港口管理、設施、人文環境也是重要因素。相比印尼、馬來西亞偏伊斯蘭的風格,兼收並蓄的新加坡管理先進高效、社會狀態穩定,更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
馬六甲是天然國際航道,不像蘇伊士、巴拿馬運河那般收取過路費。但只要有船停靠,就能衍生各種財路,比如淡水給養補充、商船維修、貨物裝卸轉運等,類似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港口經濟是新加坡的特色,也是經濟起飛的基點。
改變和升級
1965年獨立伊始的新加坡處境尴尬,地域狹小資源匮乏人口密度大,如何生存是最緊迫的問題。給國民們找工作,也成了政府放在第一位的任務。
裕廊工業區
低門檻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是安置就業的理想選擇,新加坡也是靠此解決了大批人口的生計,讓他們有收入有保障,社會得以穩定,著名的裕廊工業區就是那一時期發展起來。
爲能吸引外資投入,新加坡成立公積金補貼外來企業,使全世界的財富彙聚于此。利用石油通道的地理位置,順勢而爲建立煉油工業。
七十年代末,各發展中國家紛紛成爲新加坡的競爭對手,原有勞動密集型工業已失去優勢。産業升級成了當務之急,技術型産業成爲調整方向,他們稱之爲“第二次工業革命”。
居安思危、勇于改變使該國經濟持續活躍。
高樓大廈並非一蹴而就,新加坡的高度繁榮,是幾代人勤奮凝聚的成果。馬六甲海峽只是上天的禮物,但更多的是由新加坡人自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