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陳金聲在“淡水”(自來水)供應方面造福了新加坡;而另一個名字有“金”的同姓同鄉人也在“鹹水”(海港開發建設)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便是新加坡海港的奠基人陳金鍾。本期獅城商海欄目將爲大家帶來的“兩金”的另一金,陳金鍾的人物傳奇。陳金聲回顧——獅城商海丨新加坡的開拓者們——開埠有功的“兩金”(上)
金鍾大廈(Golden Bell Mansion) 是陳武烈爲了紀念其祖父陳金鍾而建的, 至今已是一百年了,依然保存完好
圖片來源:sohu
一、
最大米商
陳金鍾,字呔音,1829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漳州海澄縣,是新加坡開埠先驅陳笃生的長子。陳金鍾自幼受英文教育,同時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他十多歲便在父親商號裏工作,從實踐中掌握經營之道。陳笃生逝世後,陳金鍾在母親李淑娘的幫助下,接過父業,大展宏圖,成爲第二代佼佼者。
陳金鍾
圖片來源:華人華僑史話
新加坡開埠後,移民紛紛而至,糧食供應成爲突出的問題。陳金鍾看准商機,在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暹羅(今泰國)曼谷開設碾米廠,就地收購,加工稻米,運回新加坡銷售,成爲新加坡最大的米商。陳金鍾在暹羅經商時,與泰王室私交甚深,泰王四世要爲孩子們請英文教師時,是陳金鍾把安娜介紹給泰王的。安娜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安娜與國王》。陳金鍾的一個善舉,引出了一個愛情故事,一時成爲一段佳話。
《安娜與國王》劇照,周潤發搭配美國演藝界才女朱迪·福斯特聯手演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二、
海港奠基人
新加坡開埠後很快發展成爲國際貿易港,但當時沒有一家修船廠。1863年,陳金鍾獨具慧眼,創辦丹絨巴葛船塢有限公司,經營管理船只的制造、修理和停泊業務,推動了造船業和航運業發展。後來這個船塢公司發展成新加坡港務局。因此陳金鍾被譽爲是新加坡海港的奠基人。
新加坡港務局邀請新加坡水彩畫會30位水彩畫家于港務局爲題材創作畫
圖片來源:新加坡水彩畫會
1851年陳金鍾繼承父志,接辦陳笃生醫院。爲紀念其父行醫濟世的功績,陳金鍾提議,並經醫院董事會同意,把平民醫院改名爲陳笃生醫院,1852年,醫院因病人衆多,原有病房已不能滿足需要,陳金鍾又捐資3000元擴建,至1854年擴建的院舍落成,並立石碑于醫院大門前,碑文爲:“本醫院容納各國病人,建于1844年,悉由陳笃生捐助,增建之翼屋,以及院務之改進,共費3000元,則由陳金鍾捐助,彼系創辦人陳笃生之長子也。”1857年,陳笃生醫院遷到馬裏十他律。1909年又遷到摩棉律新建院舍。如今,陳笃生醫院與新加坡中央醫院齊名。
陳笃生醫院
圖片來源:新浪
三、
識時務之俊傑
1876年,陳金鍾與陳明水共同出資修建保赤宮——陳氏宗祠,並在保赤宮內辦保赤學校。1889年,陳金鍾又捐資另建校舍,並改名爲“毓蘭書院”,專門招收華僑子弟學習華文,成爲最早傳授華文的學校之一。起初保赤宮是新加坡閩南籍陳姓宗親的宗祠,後來逐漸接受在新加坡其他陳姓華人加入。如今保赤宮已成爲名勝古迹。
保赤宮
圖片來源:保赤宮網
陳金鍾自其父逝世後,接替父親成爲天福宮領袖。1851年,他又捐資17191元叻幣(馬來西亞、新加坡與文萊在英國殖民地時期,由英殖民地政府所發行的貨幣)重修天福宮。陳金鍾生前另一件大事是,1860年在天福宮裏成立福建會館。
天福宮不僅是福建華僑寄托精神慰藉的地方,也成爲福建華僑聯絡鄉誼,處理內部事務,解決族群糾紛,共謀發展的重要場所。陳金鍾擔任福建會館首任主席,直至去世。陳金鍾在天福宮有自己的辦公室。當時新加坡福建籍華僑結婚前,都要到福建會館登記,陳金鍾親自爲他們辦理結婚手續,並蓋上本人的印章,方有效力,可見當時陳金鍾和福建會館的地位。如今新加坡福建會館仍然在發揮作用。
天福宮
圖片來源:visitSingapore
陳金鍾作爲天福宮、福建會館、保赤宮的領導人,在辦理新加坡早期華僑社會事務,收容新來的閩籍華僑,保護華僑利益,增進社會福利,聯絡華僑的情誼,開展互助互濟活動,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當時清政府稱爲“海外華人識時務之俊傑”。
1892年2月,陳金鍾病逝于新加坡,終年62歲。陳金鍾臨終前立下遺囑,其家産全部委托女兒陳靜雅處理。當時中國的封建思想嚴重,家産傳男不傳女成爲傳統習慣。陳金鍾這一舉動開創了華人婦女享有此權利的先河。爲了紀念陳金鍾對新加坡發展繁榮做出的貢獻。新加坡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一座“金鍾山”和“金鍾街”。
金鍾街
圖片來源:sohu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