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加坡建國55周年,也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雖然新冠疫情導致人員交流受阻,貨物流通面對挑戰,但兩國仍然在這個特殊時期保持良好關系和密切合作。在新加坡國慶之際,我們也來看看中新建交三十年的大事記,後疫情時代的新中關系又會迎來哪些新機遇。
1990.10.3
兩國建交
獨立前的的新加坡由英國統治,當時英國曾一度與中華民國存在著外交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建國後,新加坡的主權在1963年被移交給當時與中華民國建交的馬來西亞。
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後,並沒有選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直到1970年代,兩國才開始開展非正式的雙邊關系,隨後雙邊在1981年互設商務代表處。
中新兩國在1990年10月3日建交,而新加坡則成爲最後一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南亞國家。
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和新加坡外長黃根成簽署正式建交公報
1992.1-1992.2
鄧小平“九二南巡”
1992年1月至2月,鄧小平南下深圳,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其中鼓勵中國城市在管理社會治理秩序時,強調需多向新加坡學習成功的經濟發展經驗。這段話掀起了90年代中國官員下南洋的熱潮,許多官方及非官方代表團紛紛前去新加坡參觀、調研,學習新加坡管理體系。
鄧小平九二南巡,來源:網絡
鄧小平一生中曾兩次到訪新加坡。第一次是在1920年,當時鄧小平16歲,是84名前往法國勤工儉學的四川學生中的一員,他們乘坐的勒蓬號遊輪途中在新加坡逗留了兩天。鄧小平對英國統治者對待當地人民的方式感到震驚。
1978年11月12日,鄧小平第二次抵達新加坡,進行爲期兩天的正式訪問,並就多個話題與李光耀進行了深入的溝通。雖然見面時間很短,但這次會議讓兩位偉人建立了特殊的關系。他們彼此欣賞尊重,建立了互信關系。
李光耀與鄧小平握手,來源:網絡
如果說78年的訪問爲90年的建交埋下了伏筆,那麽92年的南巡則爲之後中方與新方開始進一步合作等打下了鋪墊。從這以後,兩國開始進行多方面、深層次地進行溝通,在軍事、經濟、文化等多領域進行合作。
1994.5
共建蘇州工業園區
1992年9月,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的李光耀率團隊前往中國,表達中新合作共建工業園區的意向。此後雙方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爲蘇州城區東部。
蘇州工業園區, 來源:網絡
1994年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發《關于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複》(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
從本世紀起,園區基于國內外總體形勢,不斷調整目標定位,實施重點政策,園區經濟規模大幅增長,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作爲一個有著26年曆史的老園區,至今仍能在全國經濟技術開發區考評中長期排名第一,實在難得。
2019年經開區發展排名,來源:網絡
這個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也在中新全面合作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可以稱作是國際上雙邊合作園區的典範。其創建之初即建立了職能清晰的協調指導和操作實施機制,使園區能夠在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借鑒新加坡經驗,保證政策溝通和實施。
2004.5
成立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
2002年,中新兩國領導人就加強雙方在高科技、中國西部開發、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人才交流與培訓四個重點領域的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爲落實上述共識並推動中新全面合作,兩國政府于2003年成立了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
2004年5月14日上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人民大會堂與時任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舉行會談,並共同主持了“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RC)首次會議,象征著兩國合作邁入新階段。
李顯龍會見吳儀, 來源:網絡
JCBC是新中最高層級的雙邊合作機制,每年會輪流在兩國召開會議,至今年已召開15場會議。這個具有指導性的機制多年來一直竭力協調中新兩國的合作,在推動雙邊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8.10
簽署《中新自貿協定》
爲促進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中新兩國于2008年10月簽署《中新自貿協定》,2009年1月1日起實施。新加坡成爲中國首個簽訂全面自由雙邊貿易協定的亞洲國家。協定的簽署,爲中國實施自由區戰略提供了新的貿易戰略推進模式。
協定中涵蓋了貨物貿易、海關程序、服務貿易、自然人移動、經濟合作、投資等多個領域,有力地推動了雙邊經貿關系發展。2018年11月12日,中新兩國又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對原自貿協定進行了修訂,加大了投資部分的比重,進一步鼓勵跨國投資。
來源:網絡
中國是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自2013年以來新加坡是中國的最大投資來源國。中新自貿協定的“升級”也會進一步“升級”雙方的經貿合作,推動雙方的經濟發展。
2015.11
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2015年11月7日,中新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同意在中國設立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選擇重慶作爲運營中心,將金融、航空、物流和信息通信技術作爲重點合作領域,確定項目名稱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正式啓動5年以來,雙方累計簽署合作協議62個,簽約合作項目211個、總金額318億美元,金融服務、航空産業、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西部地區的示範性、輻射性正在不斷增強。
來源:網絡
此項目不僅有利于共享“一帶一路”的曆史機遇、加強兩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夥伴關系,也有利于中新雙方共享兩國以及世界的資源和市場,挖掘新一輪開放的潛力動力所在。
2020
互相幫助 共同抗疫
過去兩年以來,中國和新加坡的雙邊關系快速回暖升溫,正處于“絕佳狀態”。2020年,中新兩國將迎來建交30周年,即使疫情肆虐,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也沒有減少半分。
當疫情先後在中國、新加坡蔓延,兩國政府和民間伸出援手,互幫互助。2月8日,新加坡政府向中國援助1萬套病毒檢測試劑盒等醫用物資。5月5日,中國政府、中國紅十字會向新加坡捐贈60余萬只不同類型口罩。沒有過多的儀式,卻能讓人感受到真切的支持。
新加坡捐獻給中國的物資,來源:網絡
中國捐贈給新加坡的物資,來源:網絡
疫情期間,中新兩國之間貨物流通面臨巨大挑戰。新加坡作爲一個食物、生活必需品極度依賴進口的國家,在空運受限的大背景下,很容易面對物資缺乏、物價上漲等一系列並發問題。
在這時,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旗下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扛起了保障新中食品和醫療物資流通的重任。2020年5月,國際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1892班,運輸9.5萬標箱,累計貨值123.3億元。“陸海新通道”正在成爲連接“一帶”與“一路”、提升區域聯通的重要樞紐。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示意圖,來源:網絡
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如何開展和加強雙邊合作成了中新面臨的重要課題。疫情期間,中新高層之間保持頻繁互動,就應對疫情、繼續推進中新合作達成共識。兩國外交部牽頭的跨部門聯席會議也成功舉行,加強了兩國政府部門之間應對疫情的溝通。
兩國外交部組織聯席會議, 來源:網絡
盡管疫情給經貿項目合作帶來了許多限制,但中新投資合作反而“逆勢而上”,顯示出強大的應變能力。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增長了15.3%,繼續保持其作爲新增外資來源國的地位。新加坡接受中國直接投資增長57.5%,成爲中國第二大新的外國投資目的地。投資合作的顯著增長也反映出兩國對彼此發展前景的信心。
除了貿易以外,兩國在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方面均有交流溝通。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在6月推出“中華風”系列展,爲期一年,展品包括中國服飾、畫作、工藝品等。與此同時,亞洲文明博物館也將精選其收藏的唐代沉船黑石號文物,于今年送到上海博物館展出。
中國高定服裝設計師郭培介紹自己的展品,來源:網絡
在教育方面,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別在蘇州和重慶設有兩個研究院,而中國每年也會通過SM1、SM2、SM3等多類計劃向新加坡輸出數百名中國學生。優秀人才間的學術交流更有利于兩國之間開展技術上的分享與合作,實現合力共贏。
在軍事方面,兩國國防部長于2019年簽署協定,更新2008年簽訂的《防務交流與安全合作協定》。更新版協定將顯著提升新中雙邊防務合作。在新協定下,兩國將設立防長定期對話的機制。兩國也將通過“訪問部隊協議”,確立對來訪參加雙邊演習的部隊的安排。
兩國國防部長更新防務協定,來源:網絡
三十而立,繼往開來。兩國建交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兩國應該會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東盟貿易區、兩國建立的合作項目等多個平台在各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
新加坡被中國視爲“特殊而重要的友好鄰邦”,而新加坡也認同“兩國擁有極佳的雙邊關系”。中新兩國的曆史淵源久遠,傳統友誼深厚。展望未來,中新關系已站上新的曆史起點,並將展示更加美好的未來。
主要參考資料:
中新將進行高級別交流 慶祝建交30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祝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2019年上半年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取得新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祝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洪小勇大使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而立之年”共抗疫 中新友誼再升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祝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新中更新防務協定 顯著提升雙邊合作 遊潤恬
亞洲文明博物館6月起 推出一整年“中華風”系列展 林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