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地産經過四十年發展,其中近二十年時間是處于快速發展期。由于房地産關聯行業多,體量大,很多時候屬于支柱産業,爲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任何事物都講求一個適度,過度壯大勢必會擠占其他行業資源,進而影響到經濟的健康發展。
其實,房地産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房企占用了過多資金和資源,比如一些制造企業也抛棄“主業”,半路改道進入房地産淘金屢見不鮮,上市公司炒房數額更是驚人。根據新浪財經報道,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産,合計市值超過1.3萬億元。
本末倒置的結果可能是影響到實體經濟發展,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社科院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系國與家》提到,2018年表面上看對經濟有0.7%的貢獻,但擠出效應大于帶動效應。其實這不難理解,當房價較低時,對經濟有促進作用,當房價過高時,必然會占用大量的資金,企業想創新升級,或者老百姓想增加消費自然是力不從心。
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小張家庭的月收入是1萬元,其中房貸有8000元,就2000元可供家庭支配,這顯然有些吃力,先不說可能遇到一些疾病等突發支出,就是日常生活開支、子女教育等費用維系都是一個難題。但如果他家的房貸只有2000-3000元,那麽,其生活安排就要從容很多,自然也有一些余錢用來支持消費。
那麽,樓市到底能擠出多少錢用來消費呢?
對此,根據金融界報道,SOHO中國創始人潘石屹曾在一個財新峰會上表示,我國的房地産總市值高達450萬億元。再結合潘石屹此前在中期財務報告會上的表態,房價最多能接受20%的下降幅度,一旦超過這個幅度,大多數房企將不複存在。這樣算下來,450萬億*20%=90萬億,這個數字還是很可觀的。哪怕是有1%的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或者用于消費,也是萬億規模,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肯定是不可小觑的。
當然,樓市泡沫一旦破除,自然會影響到一批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銀行,對此,中國東方資産管理公司發布了一份《中國金融不良資産市場調查報告(2018)》報告,其中提及,如果房價下降20-30%,銀行將會面臨著顯著的壓力。換句話說,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如果幅度在20%以內,銀行的壓力還算可以接受呢?
其次是購房者,這裏面又分兩種,一種是剛需自住,另一種是炒房客。其實,房價漲跌于剛需而言,只是紙上的數字變化而已,因爲不會賣掉自住房。要說最在意的人,肯定就是炒房客了,房價下跌,財富縮水,甚至還有可能虧損。話說回來,這也怪不了誰,因爲國家早就多次要求“房住不炒”,飛蛾撲火的炒房客,自然也不會得到大家的同情。
對此,有專家也表達了類似看法。房子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取其居住功能,房價漲跌都不會帶來居住影響,但老百姓有更多閑錢用于家庭開銷,改善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用來接受繼續教育,家庭出遊等等,有利于家庭生活品質的提高,而不是被房子、滿負荷房貸束縛。
此外,房價回歸合理後,未買房的剛需們更可能買到質量好的房子,因爲沒人敢炒房了,爭搶搶購的行情也難再現,開發商要想獲得銷量,就必須做出品質高的房子,供買房人挑選。
對于這樣的住房市場,你期待嗎?歡迎留言交流。
學習更多房産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