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將近300年的時間裏,世界城市文明從星星之火逐漸發展成燎原之勢。城市人口比例從1750年的5.5%,到2050年即將增長到70%,各個城市之間的聚集和聯系也逐漸加強。
隨著全球化與信息化的進一步加深,要素的全球流動迅速增長,打破了國家的界限,城市間的經濟網絡開始主宰全球經濟命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産生了巨大沖擊,催生國際競爭格局的變化,新一輪城市競爭也在加速。
上海,華夏大地上的明珠城市,中國的經濟之都,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展引擎,世界知名國際性大都市。
634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2500萬人。現代、摩登、魔幻與繁榮,是它的標簽;兼容並蓄、海納百川,是它的精神。
新加坡,舉世聞名的花園城市,赫赫有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72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560萬人。在彈丸之地上培育出了經濟騰飛的花朵,如果非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座城市,那一定是“奇迹”。
如果要將兩個城市做一個比較,更多人心中的想法一定是:上海還遠遠追不上新加坡。
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金融中心,上海超越新加坡!
金融中心,曆來是城市必爭之地。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是全球最具權威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標指數,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
2007年3月開始,該指數開始對全球範圍內的46個金融中心進行評價,並于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顯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變化。
該指數著重關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場靈活度、適應性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評價體系涵蓋了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及綜合因素等五大指標。
今年3月發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中,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再進一名,打破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始終占據前四的格局,超越新加坡和香港,高居榜單第四位;在整個亞洲僅次于東京,排名第二。
2019年9月發布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6)報告中,上海還排在新加坡和香港之後,蘇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撰文分析稱:上海超越新加坡僅有一步之遙。
如今,這一步之遙已經邁出,上海正式超越新加坡,成爲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此時,距離鄧小平推動“開放浦東”過去了30年,距離2009年國務院定調建設上海成爲國際金融中心過去了11年。
1990年,鄧小平爲首的國務院做出了開放浦東的決策,鄧小平說:
“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從1989到2020,31年過去了,浦東成爲“浦東奇迹”。
2009年4月,國務院也再次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出了戰略安排:
“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形成國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國際化程度較高,交易、定價和信息功能齊備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以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爲主體、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基本形成門類齊全、結構合理、流動自由的金融人力資源體系;基本形成符合發展需要和國際慣例的稅收、信用和監管等法律法規體系,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
文件明確提出了上海金融中心到2020年的戰略任務,提出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內容,即以資本市場爲核心的金融市場體系。
從2009到2020,11年過去了,上海也從GDP不到香港的四分之一到2020年成爲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上海做到了。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
自2013年3月(GFCI13)開始,上海與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的差距就在逐漸縮小,終于在2020年迎頭趕上,來了一個漂亮的反超。
從圖片上也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上海與新加坡相比,起點雖低,進步卻更快。
這也側面反應了上海在金融市場、機構、開放、改革創新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02. 上海穩了嗎?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上海打破了“紐倫港”的超級金融城市格局。
上海的進步有目共睹。在低起點下發展到如今的高水平,上海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奇迹”。
衆所周知,一個城市能否成爲全球金融中心,離不開這四大要素:世界一流的交易所、資本兌換、國際化的法治環境以及龐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場。而上海之所以進步如此神速,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上海本身就是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上海不僅擁有證券交易所,而且還坐擁包括貨幣、債券、股票、外彙、期貨、黃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內的各類市場,同時還是各類中外金融機構的總部所在地,堪稱全球金融市場要素最齊備的城市之一。
2018年上海金融直接融資額9.6萬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場交易量增長23.4%,直接融資總額增長43.8%,市場交易量1646萬億元。同時,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現貨黃金交易量全球第一,上海期貨交易所螺紋鋼、銅、天然橡膠等10個期貨品種的交易量全球第一。
當然,這只是基礎。上海金融中心排名的飛速進步,還得益于最近幾年的政策加持:從2018年開始,上海接連獲得了四個國家級“禮包”,分別爲長三角一體化、進博會、科創板及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這其中,科創板和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均與金融有關。前者奠定了上海作爲金融龍頭的地位,後者則賦予上海探索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的可能。
與此同時,從2020年開始,中國進入金融全面開放之年。上海也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香港的評分差距相當微小,這些城市之間的競爭還會長期存在,上海還不能掉以輕心。
結合GFCI 27競爭力各次級指標的單獨排名來看,上海雖然超越了新加坡,但與新加坡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短板。
世界頂級金融中心在所有領域都非常發達,同時兼具有一定特色。所以,提升弱項,發展特色強項,將是上海未來的發展目標。
總體來看,弱項方面,上海在營商環境和金融業發展方面亟需快速發展。同時,在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國際聲譽方面,對標其它世界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提升上海的綜合影響力。
特色強項方面,金融科技實力逐漸成爲影響金融中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上海成爲世界級金融科技中心勢在必行。
如果上海未來能在營商環境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國際投資貿易自由化等領域做出更多探索,同時穩步提升金融科技實力,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會更加穩固。
03. 進擊的上海,全面追趕新加坡
上海的“進擊”不止體現在全球金融地位的提高,也體現在更多方面。
先從港口說起。
港口,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産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加坡——因扼據馬六甲海峽,雖然“不産一滴油”,卻集散大量貨物(例如石油),也由此成爲世界第三大煉油及交易中心。
衆所周知,上海位于航三角地區入海口,也是因港而興。
不過,上世紀90年代,上海航運業一度差點發展不下去。當時,處于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港水深8~13米,達不到深水港要求(水深15米),越來越難以滿足貨櫃船舶大型化發展步伐。
彼時,上海港的貨輪要趁漲潮時才能出港。國際上,往往要先用大船將貨運到新加坡,再轉成小船運抵上海。當時,在全球貨櫃港口排名中,前20名都找不到上海港的名字,情勢一度非常嚴峻。
1992年,中央寄予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厚望。當時的背景是,我國越來越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大量制造業産品要出去,需要一個通江達海的港口。然而,沒有深水港,怎麽做國際航運中心?
爲此,上海洋山深水港在茫茫大海上“無中生有”,上海也由此從“江河時代”邁入“海洋時代”。
洋山港孤懸海外30余公裏,由大、小洋山等十幾個島嶼組成。開發前,洋山島全島僅5000多人,沒水沒電。而後,經過6000多名各界科研人員六年半的前期調研和論證、超過1萬名建設者三年半的建設,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區(一期)順利開港。
洋山港作爲上海無深水港曆史的終結者、我國港口建設史上規模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工程,其誕生之初便備受關注。2005年洋山港區(一期)開港時,便有評論指出:
“洋山港是僅僅爲上海添了座碼頭,還是能以此爲契機催生更廣泛深刻的變化,將是評判這個世界級工程成敗的關鍵”。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這是國務院在2009年給上海港提出的目標。
2020年7月11日,最新一期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在2020年中國航海日論壇上正式公布。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十強依次爲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
上海首次超越香港,打破了持續六年的新加坡、倫敦、香港三強局面,成爲了世界上最發達的航運中心之一。至此,上海的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僅次于新加坡和倫敦。
值得一提的是,航運中心是一個較爲全面的發展概念,不僅僅體現了港口的發展。如果單純看港口發展,上海港已經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一般而言,貨櫃吞吐量是體現一座港口最重要的指標。2001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還不到新加坡的一半。2010年,上海完成貨櫃吞吐量2905萬標准箱(TEU),這一數據比新加坡多出大約50萬標准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首次超越新加坡,成爲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
彭博社當時評論說,隨著中國出口貿易的擴大,中國最富有的城市也成爲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凸顯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新加坡《聯合早報》則說,上海躍居世界第一大港,但不少業內專家指出,上海港在軟實力方面仍不及新加坡。
2019年,全球貨櫃港口排名前十依次爲上海港、新加坡港、甯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釜山港、香港港、青島港、天津港和迪拜港。
上海港領先新加坡,連續十年位居國際貨櫃第一大港地位。如果將全球貨流、客流按照活躍度繪制一張網格圖, 上海是其中最重要的支點之一。
此外,上海的航運軟實力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至2019年底,全球排名前100位班輪公司中的39家、全球5大船舶管理機構中的4家、國際船級社協會正式成員中的10家、全球排名前5的郵輪企業均在滬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
港口也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而判斷一座城市發展如何,除了用經濟水平衡量,還可以看它的交通。
地鐵軌交方面,上海擁有全世界裏程最長的地鐵系統,這張全世界裏程最長的“地鐵網”,如同血管一樣,串聯起整座城市。
而且根據規劃,到了2020年年底,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規模將超過830公裏。
上海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5)項目實施後,軌道交通網絡規模最終將達到24條線路。總長度超過1000公裏,車站總數600余座。
除了地鐵軌交,上海還有三大火車站。不久的將來,上海東站也即將加入。未來的上海將形成“四主多輔”的鐵路客運樞紐布局。
空運方面,上海的兩大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也表現出色。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全球機場客流量排名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名列第九,吞吐量七千萬;上海虹橋機場名列第四十六,吞吐量三千萬。
同一表單上,新加坡樟宜機場名列第十八,吞吐量六千萬,不及上海浦東機場,更不及二者相加。
說到“宜居”,可以說是新加坡的一個特點了,適宜的氣候,整潔的環境,便利的生活……
然而上海最近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致力于讓生活更加人性化,建設舒適周到的“宜居之城”。
在上海工作生活可以享受到這裏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從商圈林立的寫字樓,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從全國前列的醫療水平與醫療資源,到連連上漲、全國最高的養老金和最低工資標准……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幼小嬰兒,上海這座城市都給予了人們很大程度的生活保障和生活便利。
就更別說上海的宜人氣候、便捷的地理位置和數不盡的美食了。
城市文化方面,說到新加坡,一定會想到魚尾獅、金沙酒店、聖淘沙。
而上海在打造城市地標方面也毫不遜色:永遠喧囂熱鬧的南京路、燈火璀璨的外灘、摩天大樓聳立的陸家嘴還有高大上的靜安寺和新天地。
它繁華、時尚、讓人印象深刻。
但它還有靜谧、古樸和婉約的另一面。老舊的石庫門、狹長的弄堂、沿街粗粗大大的梧桐樹,都是它的底蘊。
都說新加坡是個包容性極強的城市,但上海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這座“千面城市”的包容性遠遠超過你的想像。
作爲中國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新事物的城市之一,曆史上,上海一直都是一座能夠海納百川,兼收共融的城市。
這裏注重契約精神,講求公平與效率,即便是再微小的聲音也能被聽見。這裏可以包容下你做的每一個選擇,盡情按照你的步調和喜好去生活,享受自由,而沒有人會覺得你奇怪。
魔都上海,就像它的稱呼一樣,擁有讓人著迷和流連的魔力。
看完如今的上海,你還會覺得它比不上新加坡嗎?
上海,還在進擊中……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既是金融體系變革和資本市場發展的産物,又是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和金融體系變革的重要載體和樞紐。
2020年,上海金融中心完成階段性目標後,又面臨新的環境和任務。下一步要在促進直接融資、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市場體系這個方面發揮更多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極大地提升自身功能。
總的來說,超越新加坡是上海的一次巨大跨越,但絕不是終點。
上海,應該有更大的野心和更遠的布局。
下一步,上海劍指何方?
我們拭目以待。
上海, 曾經的“十裏洋場”,如今的國際化都市。 曾經的小漁村,如今的大上海。
資料來源:
1. 蘇甯金融研究院:上海要超越新加坡,需要補哪些短板
2. 上海全攻略:上海,又一次“紅了”!
3. 大七環: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國都市圈如何突圍?
4. 國民經略:上海穩了,香港懸了?
5. 上海發布:再進一名!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四位
6. 每經網:從港口工業經濟到智慧城市體系 臨港如何轉型
7.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全球十強航運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強!長三角時代來臨
8. 華夏時報網: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深圳再度入圍前五,上海首次超越香港
9. 財經:上海爲何能超越香港,跻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 專訪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
10. 環球時報:上海超越新加坡成爲世界第一大港
11. 維基百科:浦東開發開放
12.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數據:2019全球50大機場出爐!深圳機場客貨運增速居全球大型機場前三
13. https://www.longfinance.net/media/documents/GFCI_27_Chinese_Edition.pdf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