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英語啓蒙階段少不了“磨耳朵”,也就是通過大量地“聽”來輸入,等語音積累到足夠讓孩子輸出的時候,他自然會開口輸出。
其實,磨耳朵並不是簡簡單單地給孩子播放各英語背景音樂,就能靜待花開等著孩子蹦出單詞來。
只有掌握正確的磨耳朵方式,一切輸入才能有效果。
什麽是磨耳朵?
所謂“磨耳朵”就是“日日聽英語,時時磨耳朵”,有事沒事來一段英語音頻。
很多家長雖然對此做法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已經初步學會利用這一概念導入英語聽力啓蒙,進而完成年度早教KPI。
“磨耳朵”也因此榮獲“英語克星”。
父母但凡聽見說外國話的,都一定要保存收藏,回頭放給自家孩子聽一聽。沒准哪天等輸入量足夠大的時候,孩子張嘴就是一口倍兒地道的英國倫敦腔,豈不美哉?
“磨耳朵”一詞橫空出世,其實質大抵可以等同于英語學習中的“聽力輸入”。
但是錯誤的“磨耳朵”更像是一種硬性的輸入,無論孩子有沒有在聽,聽不聽得懂,這邊音頻只要放著就是了。
因此,姿勢錯誤的“磨耳朵”最終不過是收效甚微。
以下誤區需避免
1、無針對性的“磨耳朵”,沒有啓蒙效果
不少家長覺得,反正是磨耳朵嘛,只要寶寶在聽就行,哪怕是作爲背景聲音。
于是,原版童話、原版動漫、英文兒歌來磨耳朵,培養聽力,手上不掌握幾十G的資源,都不好意思說在給娃做英語啓蒙。
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因爲任何不能理解的聲音都不再是語言,而是噪音,最好只能是無效輸入。
想想我們自己,如果選擇難度等級太高的英語聽力材料,縱使耳朵磨到飛起,考試的時候依舊聽著talk像rap。
2、粗暴的“磨耳朵”,可能延長語言沉默期
有家長曾經是“磨耳朵”的忠實信徒,每天給孩子勤勤懇懇聽英語,兢兢業業磨耳朵。好一陣子以後卻發現,孩子不僅沒有“語言力”暴增,反而越發安靜。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在研究中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會經曆一個沉默期,然後才會開口說話。
在習得第二語言時同樣也會經曆這一時期。
簡單來講就是:寶寶心裏懂,但寶寶不說。
這一時期,如果不加以選擇,大量輸入陌生、兒童難以理解的語言材料,孩子會更加抵觸開口,延長語言沉默期。
3、只靠“磨耳朵”,不能激發兒童學習動力
華盛頓大學的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Patricia Kuhl研究發現:單純的‘聽’某種語言並不能觸發孩子對該種語言的語音學習。
幼兒的語音學習,需要通過與真人互動才能實現。僅僅通過音頻和視頻,是沒辦法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並刺激他的學習動力。
單純磨耳朵,自然不能出效果!
簡單一句話:與其英語音頻滿天飛,不如父母陪伴遍地追。
怎麽高效“磨耳朵”?
只有姿勢正確的“磨耳朵”才能真正爲孩子創造英語環境、積累大量的語言輸入。
1、生活化場景,邊聽邊玩
在給孩子聽音頻“磨耳朵”之前,爸爸媽媽一定要自己先看一遍文本資料,選擇一些語句簡短、詞彙基礎、發音標准的音頻材料。
這些磨耳朵材料最好是寶寶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
聽力材料和寶寶的生活關聯性越強,就越容易被理解,越能真切感受到的語言情景。
2、磨耳朵”多交流互動,降低認知困難
據研究,對于0-4歲的兒童而言,與家長對話的學習效果是孩子自己聽音頻的6倍。爸爸媽媽在陪伴孩子“磨耳朵”的時候,不妨利用肢體動作來呈現單詞。
當聽到“run”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做出奔跑的動作;當聽到“hop”的時候,我們可以單腿蹦跳。
通過身體互動降低孩子的認知門檻,幫助孩子將語音和意思直接進行對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3、“磨耳朵”過程越輕松,輸入越高效
只有兒童輕松快樂,才能達到英語啓蒙的目的。“磨耳朵”時無需貪多,過度的任務會讓孩子産生一種抵觸心理,“磨耳朵”自然成了一種煎熬。
孩子有小情緒,材料再好也沒用。
畢竟,低齡階段主要以滿足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欲爲主,不人爲幹涉孩子的學習進程最爲重要。
當然,寶寶在不同年齡階段“磨耳朵”的側重點也是不同;
小齡寶寶注重興趣培養;
稍大一點可以培養寶寶理解力;
有一定英語基礎後,再去訓練孩子的辨音和拼讀能力。
但是一定一定要記住的是,無論何時,英語啓蒙都需要父母和孩子高度的互動和陪伴,才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