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螞蟻制圖)
作者 徐子瓊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你見過嗎?
色彩之間的碰撞,有生命的色彩,也有感情的色彩。
其實新加坡有不少好看又舒心的建築,它們不僅僅只有靓麗的外表,也擁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小印度的華人彩虹屋
你以爲小印度就沒有華人文化嗎?如果你真的這麽認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小印度的彩虹屋就是一個不知不扣的華人別墅,是上世紀初(1900年)華人富商陳東齡(Tan Teng Niah)爲妻子所建造的別墅。
一開始,這棟別墅原本是白色的。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這棟房子被修複用作商業用途時,才漆上了五彩缤紛的顔色。
位于小印度的華人別墅。(互聯網)
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去拍攝,都能發現到它獨特的美,每個轉角每個特寫都是不同組合的顔色。
這棟房子究竟有多火?紅螞蟻悄悄告訴你,這裏經常有人來拍婚紗照哦。
加東彩色土生華人住宅
在加東區,最令人驚豔的土生華人住宅,非坤成路上的房子莫屬。
加東區曾是茂密的椰子種植園,到了上世紀初,這裏便發展成郊外住宅區。這裏大多數的土生華人房屋也在在那個時候建起來的。
坤成路上整排土生華人住宅缤紛亮眼。(聯合早報)
坤成路上所保留的五顔六色排屋,是屬于英殖民時期的戰前老房子。外牆漆上柔和的色調,門邊石柱上鑲著彩色瓷磚、窗戶上刻著中式吉祥物的白色浮雕。每一處都值得仔細打卡留念。
走近這些排屋,就會發現外牆都裝飾著精致的圖案。(互聯網)
中式琉璃瓦和多彩精致的裝飾圖案、馬來風格的兩扇護欄式小矮門、歐式木制百葉窗,拼湊出一種中西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藝術結晶。
在這裏,你可以欣賞到東西方文明碰撞後,那種融彙貫通的美感,時而有張力、時而和諧。
如果你有機會路過這裏,不妨停下腳步看一看前輩們的建築創意。
後港彩虹牆
人們總說風雨後就能看見彩虹,但是在後港,無需風雨你也能看見美麗的彩虹。
後港有許多老組屋建築,而且大多數外牆都是五顔六色的。
位于後港的彩虹組屋外牆。(互聯網)
這是因爲在早期城市規劃中,建屋發展局希望不同的鄰裏都能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外貌。後港的這座彩虹組屋就個性十足。
其實,新加坡並不只有後港這一座彩虹組屋,勿洛蓄水池路上曾經也有一座友諾士彩虹組屋,但是在重新粉刷後,彩虹就被其他顔色掩蓋了。
後港的彩虹組屋其實也曾經曆過一次重新粉刷,幸運的是,這座組屋的彩虹在粉刷後又重新被畫了上去。
剛落成時的彩虹組屋。(remember Singapore)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兩代彩虹組屋之間的不同。
有沒有眼尖的蟻粉能看出來不同在哪呢?
武吉士的旋轉樓梯
在武吉士的小巷子裏,你會看到許多披著彩色外衣的旋轉樓梯,怎麽拍怎麽好看。
藍天、白雲加上五顔六色的旋轉樓梯,想不好看也太困難。
位于武吉士的旋轉樓梯。(互聯網)
其實,這類旋轉樓梯原來在新加坡並不少見。關于旋轉樓梯的由來,大家可曾了解過?
最初在店屋後牆設計建造這些旋轉樓梯,是作爲逃生防火通道來使用。
因爲當時這些一整排細細長長的房屋並沒有多余的地方可以爲滿足防火要求開辟出新的逃生出口。于是就決定在房子後方添加防火通道,然後又因爲屋子後方的占地空間不大,于是旋轉樓梯就應運而生。
如今的旋轉樓梯已失去原有的功能,但依然默默地爲這些建築增添幾分美麗的神秘感。
新加坡河上的阿卡夫橋
長55米的阿卡夫橋(Alkaff Bridge)屹立于新加坡河上遊,是爲了紀念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商人兼慈善家阿卡夫而建造的。
19世紀的新加坡有三大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商人兼慈善家,俗稱3A:Aljunied(阿裕尼),Alsagoff(亞塞高夫)和Alkaff(阿卡夫)。
其中阿卡夫在19世紀中來到新加坡經營白糖、咖啡與香料貿易,並在20世紀初成爲本地呼風喚雨的首富之一。
阿卡夫家族也經常捐錢建造回教堂。人們爲了紀念這個慷慨慈善的大家族,便將河畔的一座碼頭命名爲Alkaff Quay(阿卡夫碼頭),碼頭附近的橋梁就順理成章的,就成了阿卡夫橋。
阿卡夫橋。(聯合早報)
最初的阿卡夫橋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很低調的橋。
直到2004年,來自菲律賓的藝術家Pacita用52種顔色大膽創作,讓阿卡夫橋披上了一層不一樣的斑斓外衣。
這名菲律賓藝術家爲橋變身的故事,背後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複雜情節。
話說,2003年這名畫家來到新加坡河附近的一所學校當老師。因爲每天上下班時都會經過阿卡夫橋,這位藝術家覺得這座橋太單調,于是就通過校方向政府部門申請,爲這座橋換一身彩衣,然後就被批准了!
色彩缤紛的阿卡夫橋。(聯合早報)
Pacita將色彩作爲禮物送給新加坡,也希望能把藝術帶進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裏。 如果你路過這裏,不妨嘗試在橋上找找藝術家的簽名吧。
舊禧街警察局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夜生活的人,你肯定去過克拉碼頭。但是,即使你去過很多次克拉碼頭,你也未必去過附近的彩虹窗戶大樓。
這棟窗戶都漆上彩虹色彩的大樓,始建于1934年,是新加坡受保留的曆史建築之一。落成時,還一度是新加坡體量最大最高的政府建築,十分吸引眼球。
大樓最早是警察局(舊禧街警察局)和收容所,當時它的外牆並不是彩色的(見下圖)。
早期還未被上色的警察局。(聯合早報)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座大樓的原址在1845年至1856年期間,曾經是一個電影院和一所學校。
這座設有拱廊與中央庭院的六層建築,總共擁有927扇彩虹般絢麗奪目的窗戶,具有濃厚的新古典主義風采,在設計納入了當年英國極爲流行的建築元素。
已經披上彩色外衣的舊禧街警察局。(互聯網)
所以不要只有晚上才到克拉碼頭去吹吹風,早上也可以去參觀一下這個美麗的建築。
哈芝巷的壁畫
哈芝巷是新加坡最時髦的街區,而且因爲擁有大量色彩斑斓的壁畫和彩虹屋,也被昵稱爲彩虹巷。
哈芝巷五彩缤紛的壁畫。(互聯網)
哈芝巷的房屋排列整齊,各自都披上了不同美麗的外衣。這裏的每個壁畫都生動有趣,賦予了這條巷子一片活力。
往裏走你還會發現許多獨特的小店、咖啡店和酒吧等都在此聚集,使得這個七彩的小巷多了幾分流行的藝術感。
以上就是新加坡五彩斑斓的一面,不知道蟻粉們是否還發現了本地哪些具有獨特色彩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