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前言
走進綠色,擁抱森林,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時代城市發展的新潮流。綠色城市意味著汙染全部控制、資源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綠色城市需要合理的規劃布局、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良好的環境質量。
Part.2 新加坡的綠色城市發展
1.多一點混凝土,就多一點綠色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劇增,新加坡的土地面積越來越供不應求。2009 年,政府作出決定,要求建築師對他們設計的建築物進行綠化。從那以後,每家地産公司都必須用建築物的綠化面積來彌補所占據的土地面積。
爲此,建築師們紛紛發揮聰明才智,千方百計地在大樓內部的公寓和辦公室裏創造更多綠色空間,但同時又不削減空間的大小:因綠化而損失的面積,可以通過多建幾層樓來彌補。從此,建築師的想像力有了盡情發揮的舞台。
Capita Green 大廈是新加坡第一座生態化辦公大樓,坐落在商業區的核心地段,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大廈的每一層都種著樹木,天台上還建了一個花園,用于降低樓內溫度。相比之下,WOHA 建築事務所的做法就不一樣了,他們把花園建在了大樓的外牆上,新落成的市中心綠洲酒店和皮克林賓樂雅酒店即爲一例。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選用的是當地特色植物,不需要太多維護,它們把酒店裏的大量露台裝扮得郁郁蔥蔥
關于皮克林賓樂雅酒店,是從梯田的傳統技藝中得到的啓發……酒店還與園藝師和植物學家密切合作,請他們推薦一些適宜種植的植物。最終,這家酒店選用了一些當地植物,不需要太多打理。至于綠洲酒店,在外牆上選用了 21種攀緣植物。其中,大部分是不開花的,所以想了個辦法,讓它們生長在一個橙紅色的鋁材結構上,遠看就像一朵花,永遠也不會凋謝。把這些外牆以及第 13、22 和 28 層的綠化露台加在一起,綠洲酒店的綠化面積是建築用地面積750%。這是一個新紀錄!
2.城市因人美麗,重構人與自然
最近,德國一事務所設計的濱海盛景豪苑落成啓用,裏頭設置了一個室內熱帶花園,旨在創造一個小型氣候系統,降低能源消耗。該設施采用空氣動力學設計,使樓宇間流通的空氣經過樹木和水面的上方,把氣溫降了下來。
在市中心地帶,距綠洲酒店不遠處的達土嶺已成爲世界上最高的居民樓。爲了對建築物進行綠化,建築師在大樓的第 27 和 51 層設置了花園式天橋,把不同的大樓連在一起。天橋上有綠樹成蔭的草地、長椅和體育設施,居民們足不出戶就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同時還能欣賞到美麗的城市風光。
3.綠色城市的生態農業與無土農業
近年來,Bollywood Veggies 公司一直在新加坡北部的克蘭芝區推廣生態農業。新加坡共有 50 多家農場面臨著城市化的威脅。目前只有 5% 的土地屬于農業用地。然而同時實現糧食自給自足,是新加坡必須達到的一個目標。
與此同時,Darren Tan 致力于在城裏樓房的天台上發展無土農業。他的農場設在商場頂部,目前只種植香料和蔬菜。他說:“在建造一座樓房之前,先得設計一個可以容納社區菜園的天台或其他空間,而不僅僅是一個點綴式的花園。”
Part.3 啓示
新加坡作爲一個人口密度大的小島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做得很出色,國內幾乎沒有一片荒地,每一片土地都能得到合理地使用。爲了成爲真正的花園城市,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適合國情的特色方法立體綠化,平面上的土地不夠用,就把綠化延伸到牆上、天上、房子裏,因此隨處可見牆體綠化、屋頂綠化、圍欄綠化、橋體柱綠化等立體綠化形式。此舉可實現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間,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綠色景象。
在土地利用方面,既混合使用土地又有相對獨立的土地,使用功能,每一個新鎮都有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休閑娛樂區、教育醫療、 交通轉換站等各類用地,本著方便居民生活與工作的原則, 一定比例的工業區和商業區使得人們可以就近工作,緩解了高峰期交通堵塞避免“臥城”現象出現。雖然新加坡人口多、土地有限,但並沒有影響到城市居民的居住質量,以高層、高密度爲主的住宅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得公共空間更具有圍合感,可以爲居民提供更多的綠地與休閑娛樂場所。
有效利用城市的每寸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不僅是城市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標志,也是緩解當前人地關系急需解決的問題。中國在士地利用方面存在著用地結構不合理、土地閑置、城市用地緊張等問題。新加坡政府在土地使用中實行科學的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工業區、商業區、娛樂區、居住區混合布局,降低土地浪費,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城市可以采取平面混合使用與垂直混合使用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可以實現辦公、居住、商業等功能的複合,在空間布局上若幹功能分區明確、互爲補充,不同功能的土地相對均衡的分布在一起既滿足了人們不同時間段的需求,又可以讓人們就近就業,緩解了上下班期間的交通擁堵。第二種模式是將不同的功能區在垂直空間上分層使用,比如一棟建築較低層次可以設置餐飲、娛樂等休閑場所,中層設置辦公場所,而高層可以設置賓館、單身公寓等。以上兩種模式都是本著節約土地的原則,避免出現土地過度集中于某一功能,打造多元化的複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