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WHO最新報告排名,綜合考量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和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日本排名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
同時,新加坡的醫療服務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爲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醫療一定有其過人之處,那麽具體指什麽呢?
接收外國患者且費用低廉
新加坡在爲本國居民提供高質量、多層次的醫療服務的同時,每年還會吸引近100萬外國患者到新加坡接受治療。
新加坡的公立醫院不接受直接上門就診,就醫環境最大特點是秩序井然。
與挂號費相比,新加坡的藥費相對便宜很多,普通疾病的大部分開支都用在醫生的挂號費上,也就是用在醫生的勞動報酬上。
環境舒適
新加坡醫院嚴謹的建築美學、完善的醫療工藝、先進的設計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間、生態的景觀體系、高效的信息系統,使得新加坡醫院整體上環境舒適、科學合理。
醫院的空間利用、采光通風、節能減排、綠植景觀、導向標識都精心設計,多數公立醫院按照酒店式裝修和布局,醫院和社區服務融爲一體,就餐、咖啡、面包房、購物、藥店等配套一應俱全,醫院的各個分中心和大樓可以通過各種連廊連接在一起。
最有代表性是新加坡邱德拔醫院,坐落在新加坡義順地區一個湖邊,被新加坡居民稱爲“花園中的醫院,醫院中的花園”,醫院布局有美食廣場、商店和操場,醫院處處被綠植景觀覆蓋,立體綠化覆蓋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陽台、 屋頂花園,並且病房設有花台,幾乎每個區域都能看到綠色景觀,甚至周邊社區不少居民到醫院散步、購物、運動和乘涼。
秩序井然
新加坡政府清正廉潔、勤奮高效、法制健全,社會秩序和諧。
講規則和秩序是整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新加坡的醫院井然有序,排隊成了大家一個最大的習慣,加上新進的信息化系統,門診、挂號、取藥、檢查和住院甚至是在醫院購物、乘坐出租,人們都平靜地排隊,秩序井然是新加坡就醫環境的最大特點。
新加坡的公立醫院不接受直接上門就診,一方面是專家不是每天都看門診病人,另一方面門診時間一般都安排滿了,病人直接上門求診很難保證看到想看的醫生。
患者一般的疾病首選的專科診所或者家庭醫生,避免都擁擠到綜合性的公立醫院,也就不會導致公立醫院人滿爲患。
主動控費
新加坡政府逐步完善醫保體系,先後推出了保健儲蓄計劃(medisave)、健保雙全計劃(medishield)和醫療救助基金(medifund)三項計劃,在新加坡被統稱爲“3M”,不論從醫療服務機構還是患者個人都主動進行控費,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醫療費用開支。
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費用在個人,四級病房體系和3M醫療保險體系建立,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醫療需求。
從保健儲蓄計劃看,按照“個人責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來籌措醫療資金,雇員的年齡和保健儲蓄計劃賬戶挂鈎,直接決定其繳納率和存儲限額,患者看病最少需要承擔20%的醫療費用,在私立醫院中更是需要全額支付。
在保健儲蓄體制下,“自力更生”的原則在保健儲蓄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保健儲蓄禁止多個賬戶的合並,只是允許個人使用賬戶爲直系親屬(配偶、子女、父母)支付住院診費和少數昂貴的門診費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