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
無論是走到哪個國家、哪個城市
不去吃一趟路邊攤或大排檔
似乎就不能接觸到當地真正的靈魂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數不過來的美食總讓人走不出去
前陣子
小販中心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讓不少人感歎
我們都是在非遺裏吃過飯的人了
在新加坡衆多小販中心裏
竹腳中心可說是小印度喧囂繁華的集中點
裏面小小的攤位
售賣著五髒齊全的各式美食
但小販中心的攤主們
他們販賣的何嘗是一種美食
更是一份文化和傳承
還有在歲月裏沉澱出的
人情味和真實感
快跟著小新一起走近攤主們
聽聽他們的那些故事吧
GANESH SINGH
——
每天的交道,
讓TA們成爲最親密的朋友
Ganesh 在竹腳中心經營著一個小攤位,至今已經26年了。
去市場采購原材料是他的日常,有時也會順手給他們帶去食物和飲料,就像朋友間的竄門。小販中心早已成爲他們最熟悉的家。
在市場裏,他有一個賣水果的好朋友。有時候需要一個蘋果,他就直接上朋友的攤位順手拿上一個。挑選完,晃著手裏的蘋果,示意已經拿了,朋友也不會多說什麽,似乎習以爲常。這種多年養成的默契,成爲他們之間最舒服的關系。
在小販中心,我們看到的是數不盡的美食。在每個攤主的眼中,這裏的其他攤主們更像是無需任何顧忌的家人和朋友。
ONG KIM SOON
在這裏,
認識了後來的另一半
竹腳中心,是 Ong Kim Soon 愛情開始的地方。
Ong Kim Soon 在這裏經營著一個水果攤,每日少不了與身邊的小販攤主打交道。與許多老套的愛情故事一樣,靠著有意無意的幫忙,他收獲了人生的另一半。
Ong Kim Soon 的另一半同樣在竹腳中心經營著一個攤位。那時候,她的攤位總是特別忙,Ong Kim Soon 總會熱心地過去幫幫忙。收攤後,兩人再一起准備隔天的東西。
現在的他們,已經有了溫馨的小家庭。Ong Kim Soon 覺得這是緣分運讓他們相遇。在這裏,他收獲了生意,也收獲了人生。
小販中心裏,一個個不起眼的攤位都有著許多只有攤主自己知道的故事。下次去,不妨點上個餐,和攤主坐下來聊聊天,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旅行,其實也可以很簡單。
Marhama Zulkifli
在這裏,
有著歲月沉澱的人情味
Marhama Zulkifli 是 Zul 最大的孩子。她的父親 Zul 早前經營著一個攤位,賣著印度煎餅。
父親一直被視爲竹腳中心裏最敢說話的人。如果旁邊的攤位遇著事,他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替他們說話。因此身邊的人遇到事情也總會來找他幫忙。
Zul 去世時,很多攤主都放下自己手邊的生意,關上店門,找到 Marhama Zulkifli 的媽媽,安慰她,表達他們的關心。真正最需要的時候,這些受過幫助的人都在。如今,Marhama 一家也一直受著大家的照顧。如果媽媽有任何需要,他們總會熱心相助。
小販中心裏的每一個攤主,都成爲了這份文化裏獨一無二的印記。這文化裏濃濃的人情味,值得你來細細品嘗。
MEENA
年輕人,
讓小販文化越走越遠
Meena 是第三代的傳承人了。如今,她的兩個孫子也在這裏開了3個攤位。
小販中心的不少當家都已經上了年紀或者退休,有些甚至找不到接班人,手藝漸漸消散,有些無奈的只能關檔。不少年輕人不願意繼續承受這樣的辛苦,這樣的用心去制作一份幾塊錢的食物。
所以當 Meena 的孫子說想要在這裏開攤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支持。現在孩子們在市場裏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平時裏也會相互幫忙,有個照應。在她看來,她像是完成了一份傳承的使命。
一份文化的傳承,總少不了年輕血液的加入。我們也期待,年輕的力量可以讓這份非遺文化越走越遠。
新加坡人對美食有著深深的執念
各個小販中心是許多當地人
記憶中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小販文化作爲新加坡的特殊産物
以謙卑的草根文化
孕育著新鮮和最富特色的飲食文化
是新加坡對美食天堂最有煙火氣的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