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昨天,好朋友阿萍和我抱怨,說自己無法忍受她媽媽了。原因是阿萍媽媽太想帶孩子。
聽阿萍這麽一說,我很疑惑,爲什麽媽媽幫忙帶孩子,自己卻無法忍受?不是應該感激嗎?
原來,阿萍媽媽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太專制,總是不相信別人,很多事必須自己來,這樣她才放心。阿萍想,快過年了,把孩子帶到婆家,正好讓媽媽休息休息,但是阿萍媽媽不同意,理由是,奶奶不會帶孩子。
孩子現在兩歲多,每天照顧吃喝拉撒睡,很辛苦。阿萍心疼媽媽,正好奶奶也想孫子,一舉兩得。可是,媽媽不同意,這讓她很犯愁。
其實,阿萍和我說,她想帶孩子去婆家過年,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孩子離開姥姥一段時間。因爲她覺得,媽媽一直用帶孩子這件事來“控制”她。
爲什麽這麽說呢?今天的文章,結合阿萍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討論下。
阿萍是家裏的獨生女,父母視其爲掌上明珠。可以說,爲了她,父母付出很多,特別是媽媽。
自從她結婚生孩子後,媽媽一直在照顧著他們這個小家,失去很多自己的時間。
當年,阿萍出國留學,也是媽媽大力支持。因爲學費很高,媽媽需要做兩份工作,辛苦賺錢來供阿萍讀書。
阿萍承認,媽媽爲自己付出很多,也很感激媽媽爲自己付出的一切。
從媽媽的角度來說,願意爲孩子付出,是一種習慣。
從懷孕開始,到孩子出生,再到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期間的付出,媽媽們已經習慣了。
在我看來,阿萍媽媽對外孫子的照顧,也是一種習慣的延續。
習慣形成,很難改變。
當自己唯一的孩子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需要媽媽,那麽願意付出的人,一旦沒機會付出,心理會有失落感,而這時,正好外孫子出生,這就給媽媽機會,來延續付出這種習慣。
那麽,爲什麽這種付出的習慣,阿萍覺得很難忍受呢?
阿萍覺得,媽媽的愛太專制。
就像前面說的,媽媽不同意孩子去奶奶家,理由是,奶奶照顧不好孩子。
之前有段時間,奶奶過來幫忙照顧過一個月,但媽媽說孩子瘦了,之後就認定奶奶不會照顧孩子。像這樣的理由,阿萍覺得不成立,因爲孩子本來就瘦。
更重要的是,媽媽經常把“爲了你,我付出太多”類似的話挂在嘴邊,一旦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媽媽就會這樣說,這讓阿萍覺得很壓抑。
前段時間,阿萍和老公鬧點兒小矛盾,本來沒什麽大事,但是媽媽一直在旁邊唠唠叨叨,說著“自己付出這麽多,怎麽不知道感恩”這樣的話,讓阿萍覺得在自己家裏無法做到真實。因爲連生氣也需要媽媽同意。
當然,阿萍媽媽的付出,是爲了愛。
只是這樣的愛,換來的不是自由和快樂,而是壓抑和控制。
我們聽過太多,以“我爲你好”或“我愛你”的名義來進行控制的家庭故事。
在我看來,阿萍媽媽也是在用付出更多獲得優勢,以掌控話語權。
首先,付出多的人,說話有分量。
媽媽一直爲阿萍付出著,這給媽媽帶來說話的底氣。更重要的是,媽媽已經把阿萍打造成“聽話、懂事”的乖孩子,這樣的孩子自然會聽媽媽的話。所以,一旦媽媽生氣,阿萍就會選擇順從。因爲媽媽難過,自己會內疚。
其次,付出多的人,自帶優越感。
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媽媽是付出多的那個人,平時阿萍和老公工作很忙,經常加班,照顧孩子確實力不從心,而媽媽會因爲自己付出多,而自帶優越感。特別是在決定孩子的一些事情上,優越感更強,有一種“只有我能決定,他人無權插手”的感覺。而這,也是阿萍無法忍受的地方。
再次,付出多的人,支配欲太強。
阿萍之所以無法忍受媽媽,就是因爲媽媽太專制,支配欲太強。媽媽的邏輯是“我爲你付出這麽多,你必須聽我的,否則就是不愛我”,這讓阿萍很難感受到媽媽的愛。
就像她決定帶孩子回婆家過年這件事,媽媽不同意,甚至會發火以顯示自己的“強大”,容不得別人小小的反抗。她要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裏。
武志紅老師在《爲何越愛越孤獨》一書中曾分析過:“所謂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即他感覺自己絕對行,或者說,他的支配欲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時,他就會展示'我可以爲你做一切'。”
而支配者這樣做時,背後還隱藏一個假定條件,那就是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我不僅收回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會使用一些手段來懲罰家人。
阿萍媽媽就是這樣,如果阿萍不同意自己的說法,就說以後不會幫忙照顧孩子,更不會去她家。
說到底,就是在控制阿萍,綁架阿萍。
那麽,阿萍該怎麽辦呢?
本來是因爲愛在付出,但最後變成控制的手段,這時的愛,不僅不存在了,還讓對方感受到被綁架。
就像《情感勒索》一書中說的:“情感勒索者會讓我們覺得,他們希望我們做的事更令人愉悅、更開放、更成熟,所以我們應該聽他們的。他們認爲自己提出的建議才是最棒的,他們有權讓我們照做。同時,無論是用直接還是委婉的方式,他們都會爲我們貼上自私、拘謹、幼稚、愚昧、不知感恩、脆弱等標簽。”
阿萍作爲被勒索者,就是被媽媽的“我爲你付出,你必須聽我的”想法而綁架的,而她很可能成爲媽媽眼中的自私者或不知感恩的人。阿萍要做的是改變自己。
因爲親密關系中,誰痛苦,誰先改變。
其一,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欲望。
阿萍要坦誠告訴媽媽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她意識到這樣的付出變成了控制。因爲有些控制者或支配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控制,而這時被控制一方說出真相後,就有助于關系的改變。
當然,阿萍如何和媽媽說,是需要技巧的。換句話說,不能用指責的態度去溝通,因爲那樣會起反作用。在我看來,應該使用非暴力溝通。
就像《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講到的非暴力溝通過程:“我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麽;爲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麽;你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麽;爲了改善生活,你的請求是什麽……。”
阿萍可以和媽媽說,“我看到了您的付出,也很感激您爲我做的一切,但是您的說法方式和做事風格有時讓我很難受,就像您不允許我有不同意見,我就很傷心。我想請您以後聽聽我的想法,可以嗎?”
當然,媽媽也可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我想,經過幾次這樣的非暴力溝通,阿萍和媽媽之間的關系肯定會轉變。
其二,通過學會設立界線慢慢走向獨立。
對于阿萍來說,還需要學會設立界線,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
其實,阿萍媽媽有現在的控制欲望,和阿萍對媽媽的依賴有關,而這樣的依賴也在表明阿萍不獨立。
想要獨立,從學會設立界線開始。
很多人不會設線,是害怕。因爲他們覺得自己設線,就是自私自利,會傷害對方。但現實不是這樣的。因爲界線,是讓彼此學會愛。
就像《過猶不及》一書說的:“最好的界線是愛別人。界線不是要停止愛人,正好相反:是你得到自由而能夠去愛。”
就像阿萍,她懂得說不,就是和媽媽設線,但這並不是要停止愛媽媽,而是讓自己更有能力去愛。想想看,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自己和媽媽都是不開心的,而這種狀態,可以通過設線來慢慢改變。
當阿萍學會獨立,懂得設線,媽媽也不會那麽辛苦,雙方相處自然會更加融洽。
其三,幫助對方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
現在很多父母,特別是媽媽,會選擇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認爲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但是孩子的一切不是只有父母,他們會有自己的生活。而孩子長大後的媽媽們,生活就會失衡。
阿萍的媽媽就是這樣,一直爲孩子付出,當孩子長大了,又想著爲孩子的孩子付出,那麽當外孫子長大後,生活會再次失衡。
解決的關鍵,是保持自己生活的平衡。
阿萍要讓媽媽明白,外孫子有一天也會長大,離開她去尋找自己的生活,而她要做的不是爲別人付出,更不是爲別人而活,而是要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爲自己活。
比如,阿萍可以讓媽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或以前想做沒做成的事情,來充實自己的生活,這樣媽媽的注意力就不會只在孩子身上。
最後,我想說,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她們願意爲孩子付出,哪怕這種付出最後變成一種控制或綁架,作爲子女的我們,也不要懷疑媽媽對自己的愛。而我們要做的是,通過非暴力溝通,學會設立界線,在改變中慢慢變得強大,以回饋媽媽真正的愛。
用小說家安•蘭德話來說:“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爲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爲我而活。”
希望媽媽和子女們,都能夠活出自己!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