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幾天,“澳大利亞突降大暴雨”的新聞頻頻登上熱搜。
這場“百年一遇”的大暴雨突襲了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州南部部分地區,當地的降水量一度接近三百毫米,僅一夜的降水量就達到了當地月降水量的三倍。
暴雨所造成的洪水淹沒了許多居民區,而燒焦的碳渣、灰燼等殘留物也被暴雨沖入河壩、河流、海洋,造成嚴重的水源汙染,導致了魚類以及大量淡水生物的死亡。
然而禍不單行,在被暴雨侵襲的同時,在澳大利亞肆虐了數月的山火仍未能得到完全的控制,無家可歸的小考拉只能無助地舔舐著地上的雨水。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12.5億只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喪生于澳洲山火,15萬公頃的森林消失在熊熊烈火之中。
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征和以桉樹爲主的樹種本就極易發生山火,然而這次山火火勢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長的原因,也與全球氣候變暖、澳大利亞越來越幹熱、極端災害天氣越來越普遍、降水越來越少不無幹系。
考拉,也稱樹袋熊,澳大利亞的國寶,可愛又蠢萌。
而在瘋狂肆虐的山火中,下樹後行動遲緩的它們幾乎沒有活路。
有人認爲,這場大火極有可能把考拉的保護等級從“易危”燒成“瀕危”,考拉這個種群正在面臨著功能性滅絕的威脅。
不僅僅是考拉。從飛禽到走獸,澳大利亞的所有生靈都在面臨著被大火吞噬的危險。
靠近森林的曠野上,成群的袋鼠從森林火場中向外逃竄。
大火肆虐過的森林裏,一只孤零零的小袋鼠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攝影師的鏡頭中,兩只劫後余生的小袋鼠爲它們的幸存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洪水淹沒土地,火光染紅天空,樹木燒至焦黑,空氣質量急劇下降,動物們成片死去……
澳大利亞的山火與暴雨雖是天災,但更是人禍。
02
去年10月,BBC出品的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開播。
豆瓣上,超1萬人打出了9.7的高分,零人差評,口碑爆表。
高分的背後是高度震撼,拍得越是精彩,看完我就越痛心。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一共七集,從七個大洲的視角講述了不同大陸板塊上的自然環境,以及他們孕育出來的野生動物。
拍攝團隊一共去到了40個國家,差旅91次。而爲了捕捉到好的素材和精彩的鏡頭,他們至少要在當地花3到4個星期的時間,最長甚至待到了8個星期。
而與BBC近些年出品的《地球脈動》、《王朝》等自然紀錄片不同,《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將視角更多地聚焦在野生動物日趨惡化的生存狀態與環境上。
例如紀錄片中所展示的,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南極的暴風雨變得更爲猛烈和頻繁,這導致在過去的十五年中,南極洲灰頭信天翁的數量已經減少到一半以上,瀕臨滅絕。
同樣淪爲氣候變暖受害者的還有太平洋海象。
因爲氣候變暖,他們所棲息的冰面加速消融,到了夏季,數以百計的海象群只能擠在幾處狹小的海灘上,大量的海象因擁擠踩踏和跌落懸崖而死亡。
不僅是氣候變暖,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也在破壞著野生動物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956年,亞洲加裏曼丹島的野外曾經生活著約17.5萬只紅毛猩猩。而數十年後的今天,島上的紅毛猩猩數量已經減少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原因是因爲人類不斷將紅毛猩猩所棲息的熱帶雨林開發爲被當地視作經濟支柱的棕榈樹種植園,從而嚴重破壞了紅毛猩猩的生存壞境。
海洋中,冰川上,森林裏,有無數的生命在默默承受著由人類的錯誤所造成的代價。
03
除卻環境汙染與過度開發,人類對動物的過度捕殺也成爲了威脅野生動物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之一。
大自然有著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而在《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中,所有自然界的畫面雖有殘酷與血腥,但仍是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
但只要鏡頭轉到了人類在自然界留下的痕迹,畫面無一例外都會變得灰暗且肅殺。
例如見證了捕鯨業無數血腥與暴力的南喬治亞島廢棄的捕鯨站。
在紀錄片中,現存記錄中最大的藍鯨,身長超過33米,年齡超過100歲,而人類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將這個充滿靈性的生命肢解,剝下它的脂肪,熬煮制成人造黃油和肥皂。
南露脊鯨,生性溫和、好奇,對人類毫無戒心,甚至經常主動靠近捕鯨船示好,而這也恰恰方便了人類對它們的捕殺。短短十幾年裏,3.5萬頭南露脊鯨遭遇捕殺,只有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了下來。
就在2020年的第2天,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傳說中可以長到萬斤、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鲟,沒能進入新的一年。
古人有雲:“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
然而,長江白鲟的滅絕,正是因爲人類毫無節制的過度捕撈。
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在肯尼亞保護區去世。
北方白犀牛種族滅絕的背後,是人類爲得到犀牛角而對其進行的大肆盜獵。
《第六次大滅絕》的作者伊麗莎白.科爾伯特曾在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雖然不完全是有意爲之,但人類確實在決定那種生物可以繼續進化,哪種瀕臨滅絕。”
最近數十年,地球物種消失的速度是數百年前的100到1000倍。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9年10月3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消亡了60%。
有科學家計算,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
2019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近百萬種物種可能在幾十年內滅絕,人類活動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威脅到其他物種。”
在北京,有一座世界滅絕動物博物館。
一塊塊多米諾骨牌般倒下的墓碑上,是近300年從地球消失的動物們。
雖然不知道下一個離開我們的動物是誰,但相信每個人都清楚,如果人類再爲了自己的生存隨意殘害別的物種,爲了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殺戮無辜的生命,那麽墓碑的盡頭,一定是人類自己。
04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鏡頭下揭露了血淋淋傷疤,卻也給了我們希望。
正如這個愚昧糟糕,卻又充滿希望與信仰的世界。
有人在本國國民陷入水深火熱時仍跑到聖誕節度假;
有人蓄意縱火助長山火的蔓延;
有人頒布法令射殺駱駝,只因它們喝了太多的水;
有人在日本小學生面前屠殺鯨魚以做示範;
然而,也有人向從火災中逃生的動物們施以援手;
也有人不顧危險,沒日沒夜的穿梭在火場中參與緊急救援;
也有人在爲許多法案和政策的落實而不斷奮鬥;
也有人敬畏著自然,敬畏著這些美麗又動人的生命
彼得.辛格在《動物解放》一書中寫道:“只要我們記住,應給予動物的生命與和動物心智相當的人類的生命同等的尊重,那我們就不會錯到哪裏去。”
我想這就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所想要表達的,那就是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從來都不應當從人類自身的私利出發,我們保護這些生靈,不是因爲有利于保護人類生存,不是因爲有利于社會發展,不是因爲有利于人類文化多樣性,而是因爲——
生命本身,就值得敬畏。
在最後小劇想說,2020來了,當我們許下新年心願的時候,請不要忘記爲地球媽媽許個願,善待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星球,人類才會得到大自然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