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園的人行道上,你會發現一道有趣的風景線,經常有五部送餐機器人來回穿梭。它們不怕日曬雨淋,還會閃避障礙物,過去七個月來爲南大師生免費派送超過6000份餐食。
名爲FoodBot的四輪送餐機器人,靠電池驅動,每天三個時段到指定地點領餐和送餐。在冠病疫情期間,除了減少校園餐飲場所排隊人潮,它們也提供更安全的免觸式送餐服務。
FoodBot由起步公司Whizz Mobility開發,這家公司則是南大博雅英才工程課程三年級生符懋清(23歲)前年開創的。公司研發團隊由七名南大生,及一名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學生組成。去年初,他們同另一家南大生創立的起步公司Wecome合作,結合對方開發的Cates訂餐應用,同年6月啓動Foodbot送餐服務。
符懋清說:“使用一般訂餐應用的用戶,須支付送餐費,無形中降低商家的利潤。希望FoodBot能幫學生和商家減少開銷,並提高送餐運作的效率。”
FoodBot每趟可運載超過50公斤物品,它們以時速五公裏,即一般行人走路的速度,按編程好的路線行走。它們各安裝五台攝像機,擁有360度視野,透過電腦視覺偵察系統,閃避路人和障礙物。Foodbot的攝像機由工作人員遠程監控。一旦碰到障礙物較多等複雜路況,工作人員會引導機器人改道而行。
除了南大校園,FoodBot也服務毗鄰的潔淨科技園(Clean Tech Park)。用戶透過Cates應用點餐和付費後,商家會把准備好的食物放入FoodBot貨箱。機器人抵達指定送餐點前,會通過應用發簡訊,通知用戶領餐。
2018年創立的Wecome,爲餐飲業者提供運營、客戶訂餐及付費等智能方案。Cates是該公司的一個産品,主要服務大專校園和工業園。單是南大校園,就有超過80個商家和攤販使用Cates。
聯合創始人伍洪(34歲)說,Cates每天平均收到800外賣訂單,目前一成由機器人派送。“我們目前沒有向南大師生收取送餐費,只向商家征收服務費。我們把衆多訂單集中派送到指定地點,比一般訂餐應用更能爲用戶降低成本。我們也准備擴大同Whizz Mobility的合作。”
在南大校園內經營印度餐廳Ananda Kitchen的阿南達,過去四五個月,每天利用Cates和FoodBot賣出40分外賣。“生意如今比之前好很多。我目前支付的派送費也相對較低。”
大四生鄭惠之(22歲)去年8月開始使用機器人送餐服務。“Cates和FoodBot給予我極大便利,我平均每周會用Cates訂餐三四次。”
吞噬一部分外賣市場
Whiz于2018年首次推出,它是一款自動踏板車原型,在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IMDA)組織的2019年青年創新獎中獲得了五分之二的獎項。但是,新加坡當局後來出台的《個人出行設備條例》迫使他們重新考慮自己的方向。
到2019年12月,由8名學生組成的團隊-NTU的7名學生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的1名學生-已通過FoodBot進入食品外賣市場。事實證明,此舉是及時的,由于COVID-19爆發,需要提供糧食。他們于去年4月在斷路器期間建造了他們的第一個機器人,此後,機隊已發展到5個機器人。
自2020年6月開始試點運送服務以來,Whizz的運送機器人一直在NTU校園內選擇路線,在那裏,機器人運送的效率比人工運送的效率更高。最近,FoodBots已從校園外運送到附近的CleanTech公園。用戶只需要通過Cates移動應用訂購食物並選擇從哪個位置收集食物。訂單准備就緒後,商人將其加載到停在食堂或餐廳附近的FoodBot中。然後,機器人行進到選定的收集點。
作爲飛行員的擴展,由五個機器人組成的團隊現在還從下午3點到下午4點將通過Cates訂購的泡泡茶運送到校園中的選定位置。
Whiz現在正在與食品和飲料合作夥伴就潛在的合作進行談判,並正在探索將其服務範圍擴展到非食品合作夥伴的選擇,並與更多的試驗合作夥伴,促進者和聚合者合作。
這家初創公司還希望擴大其團隊,目前包括南大學生Victor Gwee,Zechary Hoe,Herp Peng Leng,Lakshyajeet Dwivedee和SUTD學生Ho Rui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