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最驚豔,最受好評的舞蹈莫過于《晨光曲》。
春晚舞蹈《晨光曲》改編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漁光曲》。
原本八分多鍾的舞蹈被改編爲五分多鍾,使其更適合于春晚的舞台。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是由上海歌舞團創排打造的高水准舞劇,自2018年12月首演以來,2019年已經公演上百場,2020年的排期也早已排滿。《漁光曲》被譽爲是《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高光段落,就象舞劇《杜甫》中的《麗人行》和《沙灣往事》中的《雨打芭蕉》一樣,這三個群舞段落和主體敘事並無明顯的關聯,只是作爲藝術作品中情緒性的表達,卻都成爲了整部劇中最耀眼、最唯美,也是網絡傳播最廣的段落。
無論是《雨打芭蕉》的傘舞和木屐,還是《漁光曲》中的板凳、蒲扇和旗袍,都巧妙的融入了當時、當地的文化特點和風情人物。
《麗人行》、《漁光曲》、《雨打芭蕉》分別取自于舞劇《杜甫》、《永不消逝的電波》、《沙灣往事》,而這三部舞劇的導演都是韓真、周莉亞。
這是兩位80後的女導演,都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的編導系。她倆所執導的《杜甫》、《永不消逝的電波》完全顛覆了人們對于舞劇的想象。
杜甫詩篇萬口傳,怎麽用無聲的舞劇的形式來表達?但看過《杜甫》的人都說,將一代詩聖的風骨完全演繹了出來,《麗人行》有多美,《兵車行》就有多震撼,“無聲”的舞劇不僅吟誦出了壯麗詩篇,還折射出了詩詞背後的曆史興衰。
電波是無形的,信仰也是無形的,但舞蹈是有力量的,《永不消逝的電波》用舞蹈傳遞出一種信仰的力量和家國情懷。
創排《永不消逝的電波》,周莉亞和韓真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排完群舞排獨舞,排完獨舞排雙人舞,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漁光曲》中,她們想出了用清晨時的煙灰色來作爲旗袍的顔色,一把蒲扇煽活了最市井的生活氣息,清晨的袅袅炊煙,搖曳動人的身姿,一個小板凳就將時光帶入到老上海的小弄堂裏,配著小提琴的長音,將老上海的風韻刻畫的淋漓盡致。
最具生活化的場景被最唯美的舞蹈緩緩呈現,素雅的旗袍不奪目卻更挑人,呈現出一種質樸的優雅,一種在日常瑣碎生活中,舉手投足之中,將生活打理的妥帖而舒服的從容和精致感。
步履款款,輕搖蒲扇,群像中有慵懶的,清冷的、甜美的、遺世而立的,美好的如同一幅畫,如此幹淨、素雅、唯美,極具東方氣質和風情。
而這也正是全劇中黑暗到來之前的片刻溫暖,更彌足珍貴。
最美的,莫過于人間煙火氣息,莫過于愛人溫柔的期盼。
站在小凳上,翹首而望,可是等待尚未歸家的愛人嗎?
小憩時掉下的蒲扇,可是夢到了未來的幸福嗎?
上海歌舞團的十八個姑娘用完美的體態和收放自如的舞蹈,將觀衆帶入到民國時期清晨甜美的夢裏,那個夢裏有仙女。
也讓衆多的女漢子汗顔,從小自己熟知的板凳和蒲扇,竟能被演繹得如此典雅和唯美,而自己抄起凳子,拿起蒲扇,看著不是像軍訓拉練,就是像燒火丫鬟。
2020最驚豔的春晚舞蹈非它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