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1世紀10年代已經過去。經曆了數十年的高速發展,進入20年代,我們的消費能力上了一個檔次,但同樣地,各種羊毛和韭菜黨的技術水平也水漲船高。只要你兜裏有錢,各式各樣成爲羊毛或韭菜的項目就會蜂擁而至,有時候一個錯誤的決定就足以讓你的財富回到解放前。
你或許認爲熟悉的保健品或者P2P套路已經坑不了你,但請相信,這個騙子比羊毛還多的年代,套路的增速遠比人們智慧的增長快。尤其是社會財富總量增長停滯的時候,比起財富,大多人更傾向于存款再分配。
套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下面我來總結一下,2020年盡量不要碰的幾類投資。
一、在鳥不拉屎的地方買房
近兩年我像布道一樣叫身邊的親戚朋友別投資不熟悉的偏遠房産,可就是有人回怼覺得我是悲觀主義者,或者政府不會讓崩盤雲雲。我就說一條最基礎的投資原則:流動性。
與股票基金等投資不同,房産屬于“大件”,有錢就能買,但不是你想賣就賣得了。很多看似核心城市周邊的地區,經曆數十年也發展不起來,再給個30年也不一定能起來。發展商從來都不是良心企業,他們在鳥不拉屎地方建房,目的就是想把該地區居民多年存款轉移到自己兜裏而已。
高端一點的,創造一些如度假區、溫泉小鎮、養生小鎮之類的概念,把周邊大城市的熱錢也收一波,發展商就妥妥的退場,宣傳說的都是升值空間,可沒有說一定有人接盤的哦。
城市化總歸是一個集中化過程,最終形態是中心CBD,擴散周邊功能性區域。以廣州爲例,天河區爲中心輻射周邊,以快速路和地鐵形成從中心擴散的網狀結構。而偏離中心規劃的地區,獲得的資源分配只會越來越少(到人多的地方撈錢,這道理誰都懂)。
在遠離中心的地方居住,看似樓價是不高省了一筆,但這不僅意味著後續需要付出巨大的交通和時間成本,而且還意味著你將失去大量的資源。舉個最接地氣的例子,公司團隊組織團建,你卻要趕著在公交地鐵停之前回家,跟領導和同事關系一直不鹹不淡,那自然也不會混得很好。
既然,稍微想混好點的人都不會住的地區,意味著這個地區的人的收入也不會快速提升,樓價憑什麽會漲?
二、買專業商業辦公用樓
這類投資教訓對于我來說太深刻了。前公司(位于廣東東莞)老板在18年初和19年初分別動用公司流動資金買了兩個大面積辦公室,然後我在19年6月份當機立斷離職跳槽。果不其然在19年年報公司錄得巨額虧損,除了集體降薪,提成、年終獎甚至十三薪都沒有了。
北京上海寫字樓空置率已經逼近15%,深圳超過了20%,東莞還沒有官方數據,但肯定比深圳高出一大截。住宅需求的群體是個人和家庭,寫字樓需求的群體只有企業,這意味著寫字樓的銷售和租賃都與宏觀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寫字樓買也好租也好,都是面對生意人,相對住宅,他們對寫字樓價的格敏感得多。他們眼中成本和折舊明顯排得比升值潛力要前,何況面對這兩年的經濟大環境,企業生存已是不易,大家都在努力縮減運營成本,更不會輕易動用手上現金去購置商業辦公用地。
寫字樓投資,好地段加好價格,配合城市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長線選擇,一些好標的年回報率一般可以達8%-10%。但如果是在發展前景不明朗,地段又沒有選好,僅僅想靠升值短期獲利,那大概是腦子進水。
拿我前老板爲例,一套自用(還算說得過去),另外一套一直丟空(完全是人傻錢多),兩套辦公室占用了企業的大部分現金,卻沒有産生任何現金流入。雪上加霜的是受整體環境影響,今年公司錄得巨額虧損,寫字樓現在想租租不出,想賣賣不動,直接把公司推向了破産邊沿。
對于企業競爭,尤其在未來幾年,是一個剩者爲王的年代。企業比拼的是如何縮減固定成本,如何利用最少資源發揮最大的創造力,而不是門面。在這個電商占零售總額比例早就超過了50%,連藥品都可以美團外賣的年代,擁有一台電動車可能比擁有一間辦公室産出更高。
三、極度依賴政策的行業
老羅(羅永浩)的電子煙就是典型案例,剛開完發布會就出“禁煙令”,線上零售渠道直接就堵了,馬上成了第二個錘子。你可能會覺得羅老師是運氣不好,但電子煙禁售早就在多個國家引發討論,羅老師的英語這麽好,不可能忽略外國新聞吧。
還有早兩三年前還是香饽饽的平行進口車,曾經憑借比授權店低15%以上的差價,在豪華車市場殺出了一片藍海,但去年國六排放標准一出台就直接歇菜了。平行進口車本不是什麽壞事,打破品牌進口車高價壟斷,給消費者更多選擇。但始終就像手機水貨,買賣可以,出問題自己負責。但手機畢竟只是幾千塊,豪華車卻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事,鬧出新聞可就是要驚動有關部門了。
更何況今年普遍消費力下降,很多城市都放松了汽車限購,品牌4S店都難過,人家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平行進口車這麽順風順水了。有趣的是,哪怕國六政策出台,依然有人貿然進入平行進口車行業,利用汽車銷售動則千萬的流水造成資金盤,這就是智商稅的收割了。
類似的行當還有不少,與直接違法不同,這些行當都處于政策暧昧狀態,如果抱有賭一賭的心態去試一試,結局可能都不會怎麽好。投資和做生意都一樣,錢從風險來,也會從風險去。萬裏挑一的投資高手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對普通人來說那就是瞎蒙。
四、不符合剛需消費的加盟店
多個奶茶和某創優品的加盟模式,最近都被吐槽得不行。但我要在這裏爲加盟模式正名一下,不是所有加盟都是忽悠,加盟本是一個創造性的發明。品牌爲加盟商提供開店的全面服務,包括供應鏈、庫存、人員管理等等等等,加盟商只要出錢出人,就可以省掉整個開店摸索流程,風險比自己做一個品牌店,風險得一大截。
就像大型小區門口的便利店美宜家、水果店百果園,麻辣燙楊國福,也是加盟店,不說賺得盤滿缽滿,這些店的老板穩定獲得中等收入也是有保證的。
真的要避免的,是那些産品看起來很火,但並不能解決剛需消費的加盟。奶茶爲什麽不行,因爲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喝奶茶,尤其是那些看似很火的品牌,越是熱炒的東西意味著溢價越高。股價樓價有炒作的空間,加盟費也是一樣的,找個大咖背書,開店找一群人排隊,再弄幾個公衆號和新聞,看起來一片繁榮其實是給你挖好的坑。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加盟店也是開店,只要是開店,關鍵點一定是地段、人流和成本。加盟模式給你的是品牌、管理模式和産品供應鏈,但並沒有教會你怎樣創業。無論什麽樣的創業,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思考,想要買賣做得好,哪怕是一個小面包店,産品、營銷、口碑一樣缺不得。加盟並不是創業捷徑,回歸商業本質,思考買賣需求,是投資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