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孩要離家出走,該怎麽辦?
不信?安慰?訓斥?哄勸?氣頭上的孩子犟起來,估計啥話都聽不進去。
有個聰明的媽媽,卻是用幾句話就成功套路回孩子,化解了危機。
5歲男孩Nereyda,因爲老是故意惹哭自己的弟弟,所以受到了媽媽的訓斥。結果Nereyda自覺委屈,決定離家出走。
發現孩子准備離家出走,媽媽沒有阻攔沒有訓斥,而是先問其原因。結果孩子一言不發扭頭就走。
千鈞一發之際,媽媽巧用一句“你包包裏都裝了什麽?”成功阻止了孩子的步伐,使與孩子的進一步對話有了可能。
吃啥、住哪、還上學嗎、要不要和夥伴親人道別……媽媽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過程中,不論孩子怎麽回答,媽媽都沒有評價對錯。但是孩子離家出走的心卻在自己的回答中慢慢動搖。
最後,媽媽一句“其實你不想單獨出走,想媽媽和你一起走”,更是勾出了孩子心底的真實想法,他並不想離家出走,並不想與爸爸媽媽分開。
看到孩子轉身,默默放下行李箱,然後與媽媽互道“我愛你”,一邊好笑一邊感慨,這位媽媽真的是太懂與孩子溝通的藝術了。
孩子越長大,就越不聽話,教育孩子基本靠“吼”,是許多人生氣又無奈的事情。
但是,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我們沒有說對話。
只要說對話,你就會發現,孩子是願意好好聽我們說話的,也是願意把心中所想告訴我們的。
02
感受被認同,對話才能開始。
當一個人的感受和意見不斷被否定時,會很容易産生憤怒情緒和逆反心理。而對尚處于安全感建立期的孩子來說,就更是如此。
在父母質問、批評、訓斥、講理的時候,父母是高高在上的,是冰冷無情的,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也特別容易對父母的愛與自身的價值産生動搖和懷疑。
于是,他們頂嘴、他們哭鬧、他們沉默……在這些不同的反抗方式裏,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執拗與不聽話,看不到的是孩子那顆脆弱不安的心。
有一次,帶著孩子在小區花園玩的時候。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不小心把我家小米撞到了。小米因爲驚嚇以及疼痛,哇得哭了起來。
我忙安慰小米,這時女孩媽媽也趕緊走了過來,一邊訓斥一邊要女孩道歉。
原本手足無措的女孩,卻漲紅了臉,說了句對不起然後開始委屈地辯解。大意就是她不是故意的,是小米自己站的位置不對之類。
女孩媽媽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邊批評邊恨不得上手打一頓,一定要女孩好好地誠懇道歉。
結果女孩就犟上了,梗著脖子,就是杵在那裏沉默不語。
我幫著女孩打圓場,強調這是孩子無心之過,並且指出,當時,女孩也嚇壞了,但是還是第一時間扶起了米米,並且當時就有道歉之意。
女孩一聽,眼淚刷的就下來了。我對她的理解,讓她整個人軟了下來。
我將小米抱到女孩面前,教小米給小姐姐擦擦眼淚,對女孩說“沒關系”。還沒等我家小米開口,小女孩主動開口了:“小弟弟,對不起……”
這一聲“對不起”,充滿無比的歉意與真誠。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不懂道理,只是,他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和接納。
走進孩子的心,接納孩子,他才會願意心平氣和地聆聽父母的“道理”,做出大人想要的正確改變。
03
道理對了,方式錯了也不行。
親子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曾指出:很多時候,家長總說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其實問題並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長一直只注意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是否有道理。
前不久,有個媽媽因爲兒子不願意做作業,氣得報警要求把孩子帶走,並聲稱,自己不要這個孩子了,誰要就給誰好了。
民警讓母親帶上孩子到派出所進行調解。民警從孩子嘴裏了解到,媽媽管得比較緊,老指責他學習自覺性不夠,話語也經常說的很難聽,他一氣之下就和媽媽杠上了。
在過程中,警察還沒和男孩聊幾句,男孩的眼淚就掉了下來,哭得不能自已。他其實早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願意去和媽媽道歉溝通。
在警察的幫助下,媽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方法上需要改進。
如這位媽媽一樣,在教育孩子尤其是批評孩子時,我們常常會用質問、諷刺、傷害的語言,去刺激孩子。
出于防衛心理,孩子就會像刺猬一樣,用堅硬的外殼和鋒利的刺來包裹自己,將自己放到父母的對立面。
結果,自然就是,孩子不願聽也聽不進父母的話,而父母則氣急敗壞、暴力相向。矛盾和沖突也會在這種對立中加劇,親子關系也隨之惡化。
04
讓孩子願意聽我們說話,其實說難不難,下面幾個原則,往往是關鍵。
一、處理自己的情緒再對話
面對孩子犯錯,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爲,我們常常出現生氣、憤怒等負面情緒。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深呼吸也好,獨處冷靜也罷,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梳理一下自己要說的內容,等自己心氣平和了,再與孩子溝通時,才會理性,才會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
二、用描述代替說教和指責
在與孩子溝通時,多用描述、陳述的語言,來代替說教和指責,孩子就會少些防衛和對抗,會更願意認真聆聽我們所說,並去思考去發現問題所在,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比如,當孩子題目做錯,比起“說過多少遍了,要認真仔細,你這樣粗心馬虎,學習成績能好才怪……”的指責與說教,直接指出題目錯了,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和反思錯誤所在,孩子更聽的進,在學習上也會更有收獲。
三、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孩子不是機器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指令去言行做事。
對于孩子不想做的事情,與其強逼、命令,不如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以一種有選擇性的督導方式,讓孩子完成我們期待的事情。
比如孩子玩玩具,但你想他先做作業。不說教、不命令,讓孩子自己做出一個再玩多少時間決定,設好小鬧鍾,其實,孩子會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
放低姿態,走進孩子的心,尊重他,接納他,讓孩子感受你的溫暖與愛,孩子自然就會走近你,配合你,與你溝通和交流。
讓孩子聽話不是教育的目的,讓孩子變得更好才是。
撰稿: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