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報道
銀行股第一季強勢上漲後回調,分析師認爲,隨著貸款複蘇、未來利率上升,以及派息限制可能解除,銀行股還有上升的空間。
本地銀行股在首季股價平均上漲了15.4%,但過去幾個交易日承受賣壓。
輝立證券分析師鄭偉權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銀行面對短期的不利因素,例如冬海集團(Sea Group)將納入MSCI新加坡指數(MSCI Singapore Index),一些基金可能會調整曝險。
不過他認爲,銀行已經渡過了疫情最糟糕的階段,業績和多個指標如淨利息收益率(NIM)改善,仍有上漲空間。三家銀行的資本比率更加強勁,介于13.9%至15.2%,比理想的營運資本比率12.5%至13.5%來得高,當派息限制解除後,這可支持銀行派息恢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相等于4%至5%的股息收益率。
FSMOne.com股票和挂牌基金研究部高級分析員陳怡瑾說,近期投資者套利導致銀行股承壓。
她認爲,利率比預期提早上調可能是銀行股的利好因素之一。在通貨膨脹上揚的環境中,加息可能來得比預期早。銀行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利息收入,這和利率走勢有密切關聯。
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分析師古哈(Krishna Guha)在報告中指出,銀行股過去六個月已經取得了38%的平均回報率,看似漲幅會告一段落,但是盈利展望改善可能意味股價還有空間上漲。
他說,貸款自去年11月見底後持續擴張,2月份增長1.2%,是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並且各領域貸款均取得進步。
他對于銀行今年取得中高個位數的貸款增長保持樂觀。雖然政府開支會減少,但供應鏈補貨、美國財政刺激政策帶來的需求、綠色基礎設施開支已經從債券轉向貸款融資,應該會支撐貸款增長。
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隨著准備金降低,信貸增長加快,以及收費收入複蘇,銀行的盈利將回彈。高盛把2021至2023財年的每股盈利調高1%至6%,目標價調高11%至20%,把華僑銀行的評級調高至買入,另兩家銀行的評級則保持在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