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欄目的重點在于什麽是新加坡看世界的視角,形成的過程和如何影響決策,因此本欄目不會深入討論曆史背景,人物資料和意識形態。
今周是第一部分的開篇,第一部分關注點是李光耀先生的早年經曆和他看問題的方式。今天的文章會根據李光耀先生的回憶錄開篇的首章節的內容來說明獨立日當天的遇到的問題和處理方式。
領土分割
在1965年9月8日,當時的馬來西亞政府發出宣言,宣布新加坡正式從馬國的領土分割出去。這一決定讓很多當時的新加坡人感到意外。新加坡國內的不同的人士對于這一決定也有著不同的態度。華商界的代表表示歡迎,還舉行慶祝活動,而不支持獨立的人紛紛表示不滿。
當天李光耀先生召開了新加坡內閣會議和接見了多國的外交官員。李光耀先生希望新加坡立國的身份獲得各國政府的認可,同時單獨會見印度和埃及的外交官員。李光耀先生希望印度可以爲新加坡提供軍隊的訓練指導,而埃及可以幫助訓練其海岸防衛隊的。其中一個考量是印度,埃及和印尼是當時亞非聯盟的領頭國家,而印尼和馬來西亞局勢緊張。
對于內政,李光耀先生在交接時期通知暴亂准備隊戒備,以防發生種族的大型流血沖突。
在內閣會議中,李光耀先生首先任命了國防部長的一職並讓內務部門合並到國防部。第二,任命經濟部長,然後是外交部長。
雖然內閣的組建,安保的部署都有了,但是擺在新加坡面前的危機還更多,更迫切。首先要考慮的是水資源。新加坡的水資源當時是靠馬來西亞提供,現在被分割出來,水資源的獲取就是影響2百萬群衆的大事情了。
國家周邊的局勢也不穩定。馬來西亞和印尼當時劍拔弩張,雙方局勢緊張,而夾在中間的新加坡的外交形勢就非常嚴峻了。
之前新加坡還歸屬馬來西亞的時候,新加坡對于英國來說很有戰略意義,其地位有助英國鞏固其帝國,但是既然已經分割出來,戰略地位就消失了。當時新加坡20%的軍費開支來自英國,而且英國的軍隊在新加坡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再者很多基礎設施都是靠英國支持,比如住房,教育,和醫療等。如果突然失去了英國的支持,那麽局面可能失控。
國內也有很多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其中一點就是和人口構成有關。當時的新加坡由70%以上的華人和一些來自馬來西亞,印度等亞洲國家的人組成,而早前發生過2次比較大的種族沖突,那麽國內的形勢也是必須解決的課題。
到了現在,新加坡不但生存了下來,還成爲全球舉足輕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這是短短幾十年發生的事情。在分享解決方法之前,在這裏先賣一個關子,留在第二部分詳細討論,我們下篇從李光耀先生的早年經曆開始說起。
思考問題:
對于今天的內容,有幾點是比較有啓發性的。
1. 李光耀先生做了幾項決策,而這些決策的次序在原文多次強調,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點。
2. 李光耀在決策時的考慮問題的角度也是值得思考的一點。
3. 李光耀在面對衆多難題的時候的處事態度上,我們是否能從此獲得啓發呢?